第8部分(3 / 4)

小說:大將曹彬 作者:辛苦

著手說:“總得想個辦法來防止才好。”

“是的。”曹彬很沉著:“我已經派人去調查了,等有了報告,再籌對策,比較切實。”

張惠龍的報告,很快地來了。他適逢其會,正好聽到馬步軍的許多怨言;第一天入西陵峽,初歷新奇的環境,而且風濤平靜,大家都還不以為意,經歷這一番奇險,就看出來人地不適,雖強亦弱。馬步兩軍中暈船的倒還不多,都只覺得侷促在一隅之地,十分氣悶;如果再不明不白葬身在三峽之中,更是死不瞑目。還有些人則以為本是縱橫馳騁的好身手,此刻聽人擺佈,覺得委屈,所以一致的抱怨是不該讓他們下船。

到了新灘泊舟,馬步兩軍的指揮官,根據部下的反映,正式提出了報告,要求由此循陸路到巴東:“本來在新灘就要‘起撥’,好拉空船過灘。”馬軍都監米給說:“不如趁此起岸,也省了許多手腳。”

接著,其他將領也力陳舍舟登陸的好處,劉光乂有些心動了;但看到曹彬只是沉吟不語,便不肯輕下決定,轉臉問道:“國華,你的意思如何?”

“我有看法,或者不為大家所贊成。”他徐徐發言:“計劃不宜輕易更張,命令尤須力求貫徹。”

話是冠冕堂皇,但說來容易;如果拿不出辦法,空言無補實際。倘是別人,張廷翰和高彥暉等人,一定會提出反駁,只為了一向言不輕發的曹彬,所以大家保持著沉默,用期待的眼光催促他作進一步的解釋。

曹彬胸有成竹,環視請將,從容問道:“我請各位試答,如果今日不是行軍,而是赴敵,除卻水程,別無他路,又如何舍舟登陸?”

這一問把大家都問住了,面面相覷,無人作聲。

曹彬的本意原不在難人,所以緊接著又說:“歸州路水陸相輔,但我寡敵眾,且又以勞對逸非集中兵力,進行逆襲不可;以故本路兵員,說實在的,並無水師步兵的區別,在三峽,步兵亦是水師;過三峽登陸西進,水師就是步兵。”

“不錯,一點不錯!”劉光乂悚然動容,提醒大家:“曹都監提示的這種宗旨,十分重要,請各位務必記住,同心一德,莫分彼此。”

“副帥和都監的指示,自然要遵從。不過,馬步兩軍弟兄的願望,也不能不顧。”年紀最長的高彥暉,掀髯揚眉,侃侃直陳。

“當然,當然。”曹彬點點頭,看著水師將領楊光美和武懷節:“我想把裝載的方法變更一下——馬步兩軍弟兄的情緒不安,無非因為不識水性,心懷恐懼的緣故:如果有人在旁邊安慰解釋,壯他們的膽,情形就會好得多,所以,我的意思是水師和馬步兩軍,混合配置。不過,你們兩位得告誡部下,要好好照料馬步兩軍的弟兄!”

他的這個辦法提了出來,在座諸將無不欣然同意。楊光美和武懷節自然也無異議;當時就定了原則,重新編組,把民船上的馬步兩軍,抽出三分之一在戰艦安置;水師調出同樣的人數,平均分配到每一條民船上去。

這一調動的效果很好,沒有經歷過風濤的弟兄們,在水師的慰撫鼓勵之下,逐漸膽壯能夠涉險不驚了。

7

依照預定的日程,大軍在第十天中午到了巴東;也就是到了巴楚分界的最前線了。

巴東縣的南岸,是個負山面江小鎮市,縣城在北岸東溪之西,為了怕驚擾居民,劉光乂下令,部隊仍舊住在船上,統帥部也依舊設在原來的中軍坐艦上。

第一個來謁見的是巴東縣令,報告了地方的情形,隨即陳訴,就是縣小民貧,忽遇大軍蒞境,不知如何供應?為此已急得好幾天睡不著覺。連日召集地方士紳集議,張羅了五百頭豬,兩千瓶酒,一萬斤蔬菜,報效大軍。另外又湊了三千兩銀子,奉獻各位將帥。說完,從袖子裡摸出一張大紅全帖的禮單,雙手捧上,誠惶誠恐地說:“伏乞將軍笑納,賜諒微衷,不以菲薄見責。”

在五代藩鎮,殘民以逞的時候,這張禮單,確嫌非薄了!這個縣令,僻處邊睡,還不知道現在的軍隊,已非從前的軍隊,所以聽說有上萬大軍開到,會急得幾天睡不著覺;劉光乂覺得有些好笑,轉臉看著曹彬問道:“如何?”

“我的意思,早跟副帥報告過了。”

在出發之前,曹彬就跟劉光乂說好了的,恪遵上諭,嚴守紀律,謝絕地方的供應,一路來都是如此,在巴東自然也無例外。劉光乂的問他“如何”,不是問他對巴東的獻納收受與否;只是覺得這個縣令為民請命,說得可憐,想問問他,該如何加以撫慰?既然曹彬不曾瞭解這層意思,那就不必再問,逕作處置好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