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帶的人來住,估計他們也會覺得還是自己家鄉住的舒服。
小時候常聽到山附近的村民聊天,語氣中無不豔羨住在平原地帶的人,覺得他們那邊的地更好種莊稼,平平坦坦的,什麼機器都能上去,就像是這拖拉機。
他們羨慕平原地帶的人們在田地裡用拖拉機可以開大型的,收割機走過所有的莊稼都能被自動收穫到車斗裡,不需要那麼多人工,那才是真正的種地。
不像是大山,想多一點兒種糧食的地方,還得將山都啃掉一部分才能弄出一小塊地來,還得是土山,若是誰家住在岩石山上,別說種糧食了,就是種點綠葉子菜都長不好。
拖拉機也只能用這種手扶的拖拉機,很多人家家裡不是不想買一臺稍大一些的,而是地形限制根本用不上。
從經濟效益來說確實是,平原創造的耕種條件更好,地裂之前規定山裡不能亂砍樹,自家種的也不行,還得去報備,捕獵也不可以。
就連採草藥都容易不小心採到某種不認識的植物,然後一被舉報發現是某種等級保護植物,不是罰款就是拘留。
環境好的,自然生態好的地方就會被設定成保護區,裡面的東西就更不能動了。
所以也怪不得人們羨慕平原,話是這麼說但若是讓他們去換個環境生活,他們又肯定是不願意的。
去城裡工作的年輕人,大多都想著把老人接過去享福,可真到了那個時候,在老人們的嘴裡,這山又變得哪哪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