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二章 意決(1 / 2)

小說:大周王侯 作者:大蘋果

興國元年的新年,原本應該大大的慶賀一番才是。因為那是新皇登基之後的第一個新年。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自郭旭登基以來,皇城司大擴張,皇城司鷹犬耳目遍佈全國,行高壓之策,四處抓捕對朝廷和新皇登基頗有微詞之人,搞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在大周主要州府,人們根本不敢對朝政有任何的議論,否則便很有可能淪為階下之囚。

郭旭為了讓自己殺父篡位的事實銷聲匿跡,採用了堵住萬民悠悠之口的方式。什麼‘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之類的告誡被他統統丟到腦後。也有朝臣勸郭旭三思而行之,這麼做違背了大周寬鬆自由的治國方式,是一種倒退的行為。但郭旭豈會聽他們這些言論,他要的是耳根子清靜,其他的他可不在乎。

然而,郭旭此舉其實也是欲蓋彌彰之舉。原本天下人對於郭旭登基和林覺和梁王父子的反叛之事還處於一種觀望猜疑的態度之中,很多人對伏牛山在大周全境張貼的郭旭殺兄弒父篡位登基的告示的內容也是將信將疑的,畢竟那也可能是一種抹黑對手的造謠手段。但是,郭旭這般高壓之下,禁止任何人談論此事的行為則恰恰讓人們相信了那個殘酷血腥的事實。倘若不是事實,郭旭又為何這般緊張,為何要用高壓手段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呢?

在這種氣氛之下,大周這個新年還哪裡有什麼熱鬧可言。百姓們躲在家裡吃頓年飯應景,親戚之間往來一番便也罷了。年景也並不好,朝廷的賦稅增加的很厲害,生計也受了影響。再加上四處有耳目窺伺,動輒得咎,不知什麼時候便會有牢獄之災,那還不如乖乖的呆在家裡的好。所以,今年的大周新年可以說是大周立國以來最為冷清的一個新年了。街頭冷冷清清,毫無節日的氣氛。

郭旭並不在意這些,雖然說自己登基的第一個新年應該轟轟烈烈的慶賀熱鬧一些才像話。但是郭旭現在的心思可不在這件事上。他此刻正全力做的事情便是準備三個月後的大軍出征的事宜。那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開疆拓土,完成列祖列宗沒能完成的偉業,成為千古一帝,洗刷身上的血汙。這可比過什麼新年要重要的多了。

從一開始,郭旭的計劃其實便遭到了呂中天和楊俊的反對。呂中天畢竟老謀深算,他對郭旭要聯合女真人滅遼的計劃的評價是:異想天開,引火自焚。在郭旭面前,他也毫不客氣的這麼說。外帶上一句:好大喜功。

呂中天告訴郭旭,這個計劃是在拿大周的江山社稷豪賭,大周目前財政狀況,天下人的精氣神都不好。內部又生亂局,伏牛山又有落雁軍舉旗而反,這種情形下對外大舉用兵無異於是在將大周送上絕路。他告誡郭旭,這麼做的後果非常的嚴重,很可能釀成大亂之局。正確的作法應該是根本不參與遼人和女真人的爭端之中,而竭力平息內部紛爭,做好自己的事情。

不得不說,呂中天當了這麼多年的宰相,自然不是草包一個。他確實看到了此事的巨大危害。只是他沒有林覺的先知先覺的本事,真正的危險他無法預知。但他說的點卻也都是對的。他確實從內心裡為郭旭這個決定而感到極大的擔憂。

但此刻的郭旭又怎肯聽呂中天的話。郭旭甚至認為,外祖父竭力阻攔的原因是怕自己建功立業,一旦如此,自己必將聲望高隆,深受百姓和群臣崇拜,自己的皇位便徹底的穩固了。那麼,外祖父想要控制自己把持朝政的想法便落空了。郭旭總是忍不住的想,外祖父其實是擔憂自己脫離他的控制。越是這麼想,郭旭便越不肯聽呂中天的勸。

當然,不肯聽歸不肯聽,卻也不能太駁了外祖父的面子。自己根基尚淺,這時候想要翻臉不認人,大機率會被自己這個外祖父給廢了。所以不能針鋒相對。郭旭祭出的辦法是拉攏楊俊來說服呂中天的辦法。

楊俊已經是準國丈了,楊俊之女已然被封貴妃。皇后之位虛位以待,郭旭也給了承諾。楊俊現在的位置可謂牢固之極。一旦成為國丈,那更是可以跟呂中天也平起平坐了。

楊俊其實也反對郭旭和女真聯合意圖滅遼的計劃,但楊俊反對的理由比較具體。根據楊俊這麼多年來和遼人交手的經驗,他認為遼人沒那麼容易便被擊敗,郭旭的計劃很可能會失敗。女真人雖然有些實力,但那似乎不足以成為勝利的砝碼。楊俊認為,倘若一定要參與,和女真人聯手還不如和遼人聯手,幫助遼人平息女真之亂要更加的明智。

但遼人不識抬舉,不肯以實在的利益來交換,只許以無足輕重的蠅頭小利,所以惹惱了郭旭。但即便如此,還是以觀望為好,也不至於去和女真聯盟。這似乎是郭旭的意氣行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