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啟成康十六年四月,昭皇帝崩,皇太子壽即位,次年改元隆武。
這一年,是西楚的天元二十八年,同時也是北齊的元慶十三年。
隆武元年新春,隆武帝下詔大赦天下,並在奉賢殿大宴群臣,臨安群臣俱皆到場,讓冷清許久的皇城再次熱鬧了起來。
這種級別的國宴,最次也是五品京官才有資格赴宴,能夠參與自然是百官的榮幸,只是當臨安百官悉數到場之後,卻意外的發現了那個勳貴之中最上首的位置空懸無人落座,於是這些殿陛重臣紛紛變了臉『色』。
在這些人確認趙顯的確不會到場之後,短短半個時辰,就有數十位官員稱病提前退場,於是這場酉時初開宴的國宴,到了酉時末就不得不慘淡收場,到了最後,整個奉賢殿只剩下蕭太后母子還有十餘個零零散散的官員。
這些官員,應當是整個隆武朝為數不多尚且效忠皇權的忠臣了。
小皇帝在主位上伸了個懶腰,稚聲道:“今日國宴便到這裡,諸位留到現在都辛苦了,都散了吧。”
這些官員能夠留下來,自然都是忠耿的『性』子,有些懷念先帝的老臣,見到小皇帝此時的慘淡處境,紛紛跪地垂淚道:“陛下”
趙壽憤憤然拍了拍桌子,叫嚷道:“哭什麼哭,朕今日一早就跟著禮部官員去祭天,忙活到現在,就你們幾個不曉事,留到現在,早點散了去,朕早就可以回去歇息啦!”
這些老臣聞言,各自對視一眼,紛紛搖頭嘆息,擦了擦眼淚,退出了奉賢殿,只留下小皇帝跟蕭太后二人,在這偌大的宮殿之中,顯得頗為淒涼。
趙壽坐在主位上發了會呆,然後起身去攙扶蕭太后的衣袖,輕笑道:“母后,今天忙活了一天,咱們回吧。”
蕭太后輕輕瞥了一眼自己的兒子,聲音平緩:“方才為什麼要趕走那些還有些良心的大臣?”
趙壽笑了笑:“孩兒剛才要是多跟他們說幾句話,那十來個人恐怕都沒有了活路,與其這樣,不如裝裝傻,救一救他們。”
蕭太后搖頭,嘆了口氣:“你做的很對,只是可惜了這些忠良,此時空有一顆忠君之心,卻不得不委屈了他們。”
小皇帝神秘一笑:“母后放心,這些人的名字,孩兒都已經記下來了,此時暫且隱忍,保全住他們的『性』命,將來若用得到他們的時候,孩兒自然會想法子聯絡他們。”
“難為你小小年紀,心思就這般縝密。”
蕭太后美目流轉,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
“你現在,有些像你父皇的樣子了。”
母子二人一邊說著話,一邊攜手,從奉賢殿迴轉後宮去了。
同樣是大年初一,今年的肅王府比起往年來,不知道要熱鬧多少,從早上到晚上,迎來送往至少有數百人之多,搞得趙顯也不耐其煩。
偏偏這些人情往來,是趙顯沒有辦法推掉的,以趙顯現在的地位,如果他在大年初一閉門謝客,只怕會在臨安城裡掀起一陣不大不小的恐慌,甚至會讓一些本就不是那麼死忠的依附者離心。
等到了傍晚時分,趙顯總算有理由把這些前來採訪的來賓統統請出府去,整個肅王府頓時清淨了下來,趙顯這才有時間跟阿繡小丫一起,包上幾隻餃子,有了些過年的氣氛。
趙顯跟高雅兒還有阿繡等人,一起下了一大鍋餃子,開口吃了半盤餃子之後,趙顯揮了揮手:“雅兒,去盛一碟餃子,等會我去給王妃送過去。”
高雅兒點了點頭,一邊盛餃子一邊笑道:“王爺,您今天也累了,就讓妾身給姐姐送去吧。”
趙顯猶豫了片刻,還是輕輕搖頭:“不用,我自己去。”
“誒。”
高雅兒很是乾脆的點了點頭,認認真真的盛了一碟餃子。
這會兒,項櫻的身孕已經有了七八個月,平時都很少再出來活動了,自然也不可能出來見客,趙顯親自提著飯盒,三拐兩拐的進了項櫻的房門,
此時項大公主身上裹著錦被,正躺在床上假寐,趙顯把餃子放在了她的床邊,輕聲笑道:“懶蟲,天都黑了還不起床,大年初一不許睡懶覺。”
項櫻睜開眼睛,白了趙顯一眼:“這是你們啟人的規矩,我們大楚才沒有這麼多窮講究呢。”
話是這麼說,但是項櫻還是勉強坐了起來,趙顯親自給她餵了幾顆餃子,項櫻吃了兩三顆之後,覺得有些噁心,於是死活不願意吃了,懶洋洋的斜靠在趙顯肩膀,聲音慵懶。
“今天小皇帝該請京城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