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太后使喚蘇錦醫治的,都是和太后沾親帶故的人,是皇親國戚。
再者蘇錦治病要收錢,皇上也不好說太后什麼,畢竟人命關天。
但如今蘇錦被太后輕賤了,到手的錢還退出去,皇上會答應嗎?
正因為是好事,蘇錦才爽快的答應了。
把錢給南漳郡主,回頭太后再找她,只需一句南漳郡主擅作主張,太后並不知情,就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了,蘇錦能怎麼辦?
她就是要太后知情。
不過蘇錦覺得拿回診金應該只是南漳郡主的意思,太后不可能這麼目光短淺。
然而出乎蘇錦意料的是——
一個時辰後,李嬤嬤真的來找她了。
蘇錦說到做到,讓杏兒把銀票拿給李嬤嬤。
蘇錦沒把一萬兩銀票看在眼裡,但杏兒捨不得啊。
杏兒攥著銀票不肯給,最後被李嬤嬤搶了回去。
杏兒氣的直瞪眼。
李嬤嬤拿著銀票,大鬆一口氣,笑著福了福身,轉身去了牡丹院。
她正為借南漳郡主一萬兩的事發愁呢,這錢是她擅作主張借的,肯定要還。
太后高高在上,使喚個公主,還要掏錢,太后勢必會動怒。
要是端慧郡主的病治好了,她還敢開口,現在病醫治不了,還讓太后掏一萬兩,李嬤嬤都不敢想太后知道了會如何震怒。
這錢不拿回來,李嬤嬤只能自己掏腰包補上,她不甘心。
伺候太后這麼多年,她也不過只攢了這個數,哪裡捨得?
南漳郡主一讓她來找蘇錦拿診金,李嬤嬤也沒多想就來了。
只是從沉香軒出來,李嬤嬤就心底隱隱不安。
怕蘇錦報復她,最後被抬回宮,李嬤嬤還了銀票,就匆匆回宮了。
無債一身輕,李嬤嬤一掃之前心事重重的模樣進了永寧宮。
永寧宮的宮女見了都好奇,“嬤嬤之前心情很不好,去了鎮北王府一趟,心情就這好了,是不是郡主賞賜了嬤嬤什麼好東西?”
李嬤嬤笑了笑,不答反問道,“我不在,太后可吃藥了?”
宮女搖頭,“太后不肯吃藥。”
李嬤嬤嘆息一聲。
她剛要進太后寢殿,身後一小公公飛快的從她身邊跑過去。
跑的這麼急,李嬤嬤就知到不是大喜事就是出大事了。
自打東鄉侯一家子進京,永寧宮幾乎就沒傳過喜訊了,別是又出什麼事了才好。
李嬤嬤快步進屋,就聽小公公稟告太后道,“太后,不好了,齊王妃出事了。”
太后心力交瘁,“又出什麼事了?”
“不知道怎麼回事,齊王妃疼的在床上直打滾,請了太醫去,太醫也查不出究竟來,”小公公如實道。
知道太后身體不適,齊王是壓著訊息不讓太后知道的。
可是請了三個太醫去,也查不出原因,齊王這才急了。
病了找太后也沒輒,太后不是大夫。
但太后能下旨使喚鎮北王世子妃。
太后臉色難看,李嬤嬤先前回宮的喜悅再也找不見了,只剩下惶恐。
她才剛從鎮北王世子妃手裡拿回診金,要是太后再傳口諭讓鎮北王世子妃去給齊王妃治病,鎮北王世子妃能答應嗎?
太后惱太醫無能,恨不得把太醫都拖出去砍了。
這世上,她最恨最厭惡的就是東鄉侯一家子了,可偏偏要一而再的求鎮北王世子妃。
太后幾時受過這樣的屈辱?
可她要坐視齊王妃疼痛而死嗎?
太后閉上眼睛,讓李嬤嬤去宣蘇錦。
李嬤嬤不敢去,她道,“太后,您真的相信鎮北王世子妃醫治不了長公主嗎?”
“她只是記仇,不肯救長公主。”
“現在再去找鎮北王世子妃,除了給她送錢,沒別的用處了。”
太后看著李嬤嬤,“那哀家就不管齊王妃的死活了?”
李嬤嬤忙道,“奴婢有一計。”
李嬤嬤湊到太后耳邊嘀咕了幾句。
然後太后傳了那些給齊王妃治病的太醫來永寧宮問話。
幾位太醫對齊王妃的病是束手無策,甚至都說不上來。
齊王妃的脈象時急時緩,若說是中毒,可又不像是,實在古怪。
太后罵太醫是飯桶,讓人把這些沒用的庸醫都拖下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