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皇后,不,現在應該稱呼太后了。
太后和崇國公夫人的理由也站不住腳,沒有先賜婚就先過門的道理。
賜婚只是賜婚,什麼時候娶得看三皇子的,還得欽天監測算八字,定良日吉時,可能崇國公府大姑娘先嫁更好,也有可能冀北侯府表姑娘先嫁更合適。
再者,她們兩賜婚也只隔了幾個時辰,這麼點差別,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了。
冀北侯在朝中威望也不差,再加上皇上明擺著更喜歡顏寧,那些大臣哪能不會看菜下碟?
同日成親就算是定下了。
欽天監測算吉日,成親大典定在下下個月十六。
在這天之前,宮裡和民間都禁樂。
安大少爺原本還琢磨雲初的親事是依計劃辦還是延期,先皇一駕崩,他口都不用開了。
誰敢在大喪期間迎親嫁娶啊,御史臺一彈劾,官職難保。
不用安大少爺出馬,人家主動來延期了。
皇上下下個月十六辦喜宴,花轎下下個月二十八來迎親。
顏寧要嫁給皇上了,以後進了宮,想再見面就沒這麼方便了。
雲初待在府裡也無聊,幾乎每天都去冀北侯府陪顏寧,雲初不擅長針線活,顏寧的針線活做的很好。
雲初就跟著她學,宮裡派了嬤嬤來教顏寧宮規,雲初跟在一旁看著。
對顏寧來說,日子過的很快,轉眼就到出嫁這天了。
對雲初來說,日子要慢的多。
沈鈞山一走這麼多天,杳無音信,也不知道有沒有查到什麼證據,還有京都發生了這麼多的事,他要知道顏寧受了這麼多委屈,肯定氣的想揍三皇子。
顏寧出嫁,沈鈞山都沒有趕回來,冀北侯和冀北侯夫人捨不得顏寧嫁出去,更擔心她以後在宮裡的日子不好過。
他們都知道皇上對她是真心的,可在後宮,不是有皇上的真心就夠的。
顏寧被他們保護的太好了,冀北侯府裡沒有什麼勾心鬥角,他們怕顏寧應付不來。
事到如今,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顏寧被送上花轎,和崇國公府大姑娘一同抬到宮門前。
自古只有皇后能從正門進宮,她們兩位份待定,顏寧得皇上真心,崇國公府大姑娘有太后撐腰,最後中宮之位花落誰家誰也不知道,只能拭目以待了。
正門緊閉,兩邊側門都開著,顏寧和崇國公府大姑娘一同被抬進宮。
顏寧對怎麼進宮的並不在乎,左右她都待在這花轎內,她也不在乎位份,她在乎的是三皇子對她心意。
崇國公府大姑娘坐在花轎上是咬牙切齒,除了皇上,只有皇后出嫁能走正門了,再就是金榜題名,狀元公能走一回。
這是無上的榮耀,就因為顏寧而錯失,這輩子都別想了,崇國公府大姑娘想把顏寧千刀萬剮的心都有了。
進宮之後,便是成親大典,娶一個和娶兩個在禮儀上差別不大。
別人成親一對一拜堂。
皇上一對二。
差別在圓房上,皇上就一個,其他事都能做到不偏不倚,兩邊都不得罪,可這圓房,皇上可沒有分身之術。
皇上壓根就沒想娶崇國公府大姑娘,太后篡改賜婚聖旨,害得先皇怒火攻心,不治身亡,這已經是犯了死罪了。
只是礙於先皇顏面,公公又被殺了,死無對證,這案子沒法往下查,否則皇上絕不會善罷甘休。
禮成之後,顏寧和崇國公府大姑娘被送去各自的寢殿。
顏寧被封為雲妃,住朝華宮。
崇國公府大姑娘被封為寶妃,住信陽宮。
兩個宮殿距離皇上的寢宮差不多距離,本來皇上安排崇國公府大姑娘住的更遠一點兒,太后做主換的。
皇上喝了一壺佳釀後,醉醺醺的去了朝華宮。
皇上去顏寧那兒,崇國公府大姑娘早有心理準備,倒沒有那麼生氣。
一時的高低算什麼?
她要的是永遠!
她既然嫁進宮了,這後位只能是她的。
誰敢和她搶,她就要誰的命!
等了會兒,她就獨自上床歇息了。
朝華宮內,紅燭帳暖。
皇上盼望這一天已經盼了許久了,雖然過程曲折了些,好在最後夙願得償,顏寧嫁給他了。
心安了。
皇上心滿意足的擁著顏寧沉沉睡去。
不過皇上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