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錢肯定不合適,因為隨著時間和科技的發展,銅逐漸會由貴金屬變成一種生產資料。假如以後要用銅鑄造大炮,一門動輒數噸,這造價也沒誰了,會擾『亂』幣值的。
金銀產量更低,但它們會被大量應用的可能『性』比較小,可以當做貨幣使用。可是問題又來了,不管金還是銀,中原都不是主產區,數量又不太夠用。
咋辦呢,洪濤決定中和一下,金本位,用黃金做為標準貨幣,然後用銅鐵合金做為輔幣。輔幣本身沒有價值,因為銅和鐵的熔點都差不多,別看它裡面含了四成銅,但和鐵、錫、鉛混合之後,靠目前的技術很難再單獨提煉出來。
而且這種合金機械加工『性』很差,耐磨和耐腐蝕『性』不錯,既做不了貴金屬又不能製造農具兵器,基本就是廢物。
這玩意不是洪濤剛剛發明的,而是在金河帝國時鑄造大炮的副產品。當初齊祖帶著一群工匠幾乎把所有能合金的金屬元素都試驗遍了,其中就有這種幹啥都不靈的廢物。
不過用它來鑄造貨幣倒是合適,首先就是成本大大降低了,其次還不怕有人大量囤積融化。你化吧,化完了更不值錢,廢鐵一堆,最後還不用防備大量流入敵國。
如果他們願意用黃金來換這種廢鐵,洪濤立馬就再把渭橋鎮工坊擴大幾倍,全力給他們生產廢鐵合金,要多少給多少,打個八折都成。
那洪濤有足夠的黃金可以撐起湟州和甘涼路的經濟總量嗎?確切的回答是,沒有!
洪濤壓根也沒關注過黃金,湟州雖然有幾個小金礦,他也繳獲了幾箱子金沙,但不都給鑄成皇帝金身了嘛,總不能再給化了吧。這要是讓皇帝知道了,嘴上不說,心裡肯定不太痛快。
從甘州城裡倒是搶了一些,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如果就靠這點黃金搞金本位,估計連湟州都滿足不了,待到商隊一來就真得鬧錢荒了。
可是洪濤有辦法,他根本就沒打算由『政府』發行貨幣,而是採用『政府』出標準,民間藏本金的方式。
具體說就是『政府』制定一個標準,誰家裡有黃金想當錢花,就拿著黃金到烏金行來,由『政府』的鑄幣廠給你鑄造成標準的金幣,然後就可以上市流通了。
而『政府』手裡的本金暫時先用黃金卷和民眾借,付給利息,本金分一年、二年之後償還。這部分黃金將作為儲備,有多少就發行多少輔幣。
這種輔幣有無限法償『性』質,按照『政府』規定,一定數量的輔幣就可以兌換一定數量的金幣,兌換多少都可以,任何人不許拒付。
要弄這麼一套體系,鑄幣其實是最簡單的,烏金行隨時能弄出銅鐵合金,鑄造模具也手到擒來,真正的難點是制定體系的規則,還有如何讓皇帝同意自己在特區裡實行貨幣改革。
規則的事兒王八帶著學弟學妹們會慢慢制定,時間還不會太長。政策的事兒別人就幫不上忙了,必須得洪濤親自出面說服皇帝,還不能透過書信,那玩意太慢。
於是乎洪濤在回到湟州之後不久就又病了,據傳是勞累過度,需要靜養。湟州州衙裡的住所人來人往的比較『亂』,為了能安安靜靜的養病,乾脆就搬進了花膏工坊。要說湟州哪兒最安靜,還就是這個院子了,不僅安靜還安全,周圍全是兒童團負責警戒。
帥司大人病了,還是累病的,湟州百姓很過意不去。這位大人自打來打湟州好像就沒怎麼閒著,先殺人立威,然後就忙活整頓寨堡、修建工坊,再訓練軍隊,一舉拿下了馬尾城。
之後就更忙了,不光忙還玩命,帶著幾千新軍就把涼州佔了,又把土地分給大家,自己就沒落得什麼好處。
好不容易回來了,又要忙著選代表參政,把治理地方的權利部分交給了民眾,同時從通川堡通往蘭州的山路也開始重新鋪設擴寬,也不用徵調民夫,大部分活兒全是俘虜在幹。
你說這樣的好官,一不要權利、二不求錢、三不勞民、四能保家衛國,活活給累病了,咱能不表示表示嘛。
可是送東西不收,看望又見不到人,咋辦呢?大家一合計,乾脆,去皇帝廟給帥司大人祈福吧。據說裡面的金身是帥司大人的上司,求求他應該管點用。
皇帝廟自打建成之後香火從來也沒這麼旺過,這次總算可以揚眉吐氣了,儼然有了湟州第一廟的趨勢。
原本默默無聞的皇帝教也水漲船高,信眾逐漸多了起來,沒別的原因,只因為帥司大人親口說過,他只信皇帝教。
這麼熱鬧的場面,按說洪濤只要不是病的起不來身就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