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猶太銅匠利亞哈姆的估算,即便用最熟練的工匠,想要手工打造一塊精工懷錶也得花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還不敢保證百分百成功,再小的話就只能祈禱上帝顯靈了。
流水線?不成,鐘錶對精度要求太高,目前的加工工藝無法把所有工件誤差都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所以只能由一個人單獨完成,頂多是把外殼與機芯分開。
“不用忙著做成品,也沒有產量需求,可以先把趁手的工具搞出來,順便幫我做幾個計時器,權當練手了。”
好在洪濤不急於要產量,厚積薄發嘛,精密儀器玩的就是細,不把所有細節處理妥當,生產出來也是殘次品。按照他的計劃,兩年內把第一款具有實用功能的懷錶定型量產就是勝利。
不過也不能整天混日子,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這段時間裡他還有別的任務交給王鑫和利亞哈姆。
機械計時器,或者叫機械定時器,實際上就是簡化版的鐘表。它在後世的電器中使用頻繁,比如洗衣機、電風扇、微波爐,一切需要定時啟動關停的裝置上都能見到,逐漸被電子定時器替代。
難道洪濤想造洗衣機和電風扇?洪濤是想造,可惜沒電光有定時器也是枉然。總不能用發條驅動洗衣機,洗一半停了趕緊上弦。
除了電器之外,定時器還廣泛應用於軍事領域,比如炮彈和定時炸糕。炮彈暫時用不上,但定時炸糕非常有需求。
王十曾經不止一次抱怨過山川督查院人手不夠用,每次執行暗殺任務都要派很多人一起配合,不僅耗費精力還容易暴露。
如果王十有了定時炸糕,肯定比拉燈同學有了模擬飛行員訓練系統還厲害。誰礙事就送誰上天,一頓咣咣響啥麻煩都沒了。
定時炸糕在這個年代使用起來非常簡單便宜,派個把人就能隨意放置,威力大且效果好,隱蔽性非常強。就算被人發現一時半會兒也弄不明白是什麼東西,搞不好還會搗鼓炸了,正好銷贓滅跡。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了金秋季節,距離八月十五還有一旬,洪濤帶著長公主和王三上了訓練艦,這次不是往南而是向北。
歷經九個月,王七和沈括終於把淮水大堤北岸修到了通濟渠交匯處,總長六十七里,從此小半個泗州都不用再擔心淮河決口了。
做為兩淮修河制置使,洪濤當然要親臨現場對奮戰在第一線的官員、工匠、民夫表示問候,並帶上節日的祝福。
光用嘴祝福不是洪濤的習慣,船上裝著一萬斤高麗牛肉,每人分幾斤拿回家過節,就算不能吃飽也能多幾頓油腥。
不光有肉還有幾百件舊衣服,都長公主利用淺予齋籌集來的。窮人看病可以少給錢或者不給錢,富人和官宦人家看病不光要多給錢還得捐贈舊衣物,這也是各地淺予齋的規矩。
這些衣服比肉還受歡迎,參加河堤修建的民夫大多都是泗州當地災民,吃幾口肉頂多解解饞,有了衣服冬天就能舒服點,可以管好幾個月用呢。
一艘船剛進揚州就變成了兩艘,後面還跟著一艘由揚州官員和富商捐贈的米船。聽說涼王要和長公主一起去慰問民夫,州官很會做人,馬上召集城內富戶,不管是不是自願,各家意思意思湊了一船陳米,也算從善如流了。
說實在話,這些官員和富商從心裡還是挺敬重涼王夫妻的。開疆拓土就不提了,那些事離得太遠誰也不知道內情。但自打涼王到了揚子鎮,短短一年多時間就讓地方上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先是騷化肥,味道難聞是不太好聞,可真能多打糧食。然後又辦了學堂和醫館,不光教授窮人孩子讀書認字還能祛除傷病。
都道為富不仁,這些事可是實打實的造福鄉里。還不算完呢,年初又搞出來牛痘,居然能讓人免去痘疹之禍。沒錯,這種病已經不是病了,而是災禍,連病人帶街坊鄰居一起倒黴。
祛災除禍,這都是百姓們對神仙佛祖的期盼,沒想到愣是被凡人給做到了。要說涼王通神,此時十個人裡有八個都信。
而且在這個版本又多了一位女神,百姓們覺得長公主肯定也是星君下凡,和涼王公母倆一下來就是一對兒,免得留一個在天上孤苦。
現在連河堤也修好了,據路過的客商和槽丁們講那才叫河堤呢,比揚州城牆還高大結實,和開封城牆比也不落下風。全由大石料整整齊齊壘砌而成,少說也得用幾百年。
讓人不由自主豎大拇指的不僅僅是河堤的質量,還有修堤民夫的待遇。三千多青壯從頭到尾只死了一百多人,基本沒人捱餓,時不時還能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