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9章 秋收正忙(1 / 2)

小說:宦海風雲記 作者:溫嶺閒人

一直以來,在青陽縣流傳著一句俗話,水洋人種玉米,好比老鼠拉大鋸,根本不是個事。

自古江南盛產稻穀,江北玉米小麥,在江南水鄉,一般只在農戶的自留地裡,偶爾看見少量的玉米種植。

劉為明不信那個邪,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七日,青陽縣解放後的第十天,當他率領縣第六土改工作隊,爬上野草叢生的青嶺山山頂,立即被望遠鏡裡的所見驚呆了,以魚米之鄉著稱於之江省的青陽縣,竟然還有如此荒涼的去處,一眼石壁,滿目『亂』巖,看不到江南鄉村的裊裊炊煙。

整整用了三年時間,劉為明他們引進了北方的玉米,改變了水洋人一年只種單季小麥的種植習慣,改變了水洋人祖祖輩輩半年熬小麥,半年去討飯的命運,讓沉寂的大青山地區,漸漸的恢復了生氣。

可是,今天當劉為明拎著鐮刀,來到常寧家的玉米地裡時,便衝著門口的常寧罵了起來,“臭小子,有你們這樣收割玉米的嗎?”

原來,常寧手下那幫臨時“長工”們,既不是隻摘玉米不割稈,也不是連稈割下再摘玉米,而是清一『色』的只割一半,玉米地裡留下的,是高約一米二的玉米稈。

今天來幫忙收玉米的,除了縣委大院的籃球隊,還有錢臨濤的對臺辦全體人員,於建雲也帶來了七八個沒穿警服的警員,鬍子茂則發動了組織部裡所有的“半邊天”,常寧的兩位乾姐姐丁穎和方巧英也來了,開鐮不久,孫華洋和尤麗兩口子,還有縣長鄧志軍及縣府辦主任鄭六河,也出現在田頭。

坐在輪椅上的常寧,顧不得和劉為明說話,衝著不遠處的金汕喊道:“金汕,情況不對頭啊,你是怎麼安排的,我就這麼點老玉米,用得著這麼多人嗎?”

田裡傳來一陣竊笑,金汕走過來,委屈的說道:“領導,這全是胡部長乾的好事,你自己看吧。”說著,掏出一個『亂』皺皺的紙團遞了上來。

劉為明接過紙團,開啟一看就笑了起來,轉身衝著田頭大聲念起來:

“招聘通告:本人乃青陽縣水洋鄉大地主小半仙是也,今家有玉米十來畝,豐收在即,現急招臨時工若干名,時間一天,不發工錢,午飯管飽,晚飯管好,白酒管倒,不來拉倒,本著打土豪分玉米的革命原則,所收玉米,能拿多少就是多少,凡應聘者,從速找組織部鬍子茂報到,敬待光臨,過期不候……”

田頭田間,立即爆發出陣陣笑聲。

常寧苦笑著,衝著田裡鬍子茂的背影高聲罵道:“該死的大鬍子,專門找我的茬是不,你老小子聽著,我一定要把你的鬍子割下來。”喊歸喊。可惜腿上有傷,不然早衝過去揪鬍子茂的鬍子了。

鄧志軍陪著孫華洋兩口子走了過來,新老書記一陣寒喧招呼後,孫華洋笑道:“小常,我們家尤麗說,一定要見識一下水洋大地主的風彩,所以我們就報名前來嘍。”

“歡迎孫書記,歡迎嫂子。”常寧急忙欠身,偷眼一瞅那尤麗,她也正拿秀目瞄著他呢。

尤麗挽著衣袖,微笑的說:“小常,我在老孫家是收過玉米的,請你分配任務吧。”

“是嗎?太好了,謝謝嫂子,”常寧也回以微笑,“嫂子,今天『婦』女同志們負責摘玉米,可她們基本上只是吃過玉米,水平堪憂那,請嫂子去院子裡當個指導員吧。”

尤麗笑著進去以後,孫華洋指著田裡剩下的半截玉米稈,笑問道:“小常,你這糊弄誰呀,老鄧是你們本地人,不懂也情有可願,老書記和我都是北方人,可就是沒見過你這種玉米收割法啊。”

常寧微笑著說道:“孫書記,這是我發明的新式玉米收割法,有著特殊的用途,你今天既然是我的僱工,就不要多問,按東家的要求幹活吧。”

孫華洋和劉為明鄧志軍相視而笑,衝著常寧說道:“東家,你息著,我們聽你的,幹活去了。”

劉為明望著玉米地,感慨的說道:“是啊,幹活幹活,十幾年沒下田幹活了,今天是難得的享受啊。”

年紀大的負責割玉米,籃球隊的小夥子們負責一捆一捆的運進院子裡,女人們則坐在院子摘玉米,常寧還真象他當年的太外公一樣,端著一把小茶壺,悠哉悠哉的坐在門口,偶爾衝著搬運玉米的小夥子們吆喝幾句,惹得院子裡的女人們笑聲連連。

午飯時分,田裡的活已幹了大半,常寧將孫華洋和鄧志軍請進了客廳,於建雲也領著劉為明跟了進來。

關上客廳的門後,於建雲悄悄的向劉為明作了一番解釋,劉為明先是一臉的驚愕,然後便凝重起來,坐下後便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