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六十一人,但市民政局統計在冊的只有一萬零七百二十九人,多出的人口,是實行計劃生育後超生的,民政局不統計,計生部門也不管,所以,這裡沒有獨生子女,幾乎每家都是三四個孩子,五六個也很平常的,全移民點共有十六至六十歲的勞力七千餘人,『婦』女們大都在家帶孩子『操』持家務,男人外出打工,據我所知,主要有四個去向,一是在市裡幾個山礦下井,大概有七百多人,二是在各種工程隊當小工,應該有上千人,三是在市裡打零工,人數也在上千,四是有手藝的、頭腦活絡的、有親戚幫忙的,這一類有三四百人呢,他們在外面混得不錯,家裡的生活都算超過溫飽了,您要是到各村轉轉,凡是騎腳踏車的,應該都是這一類人。”
指著不遠處的“校舍”,常寧繼續問道:“高校長,這裡孩子的受教育情況怎麼樣?”
“我們移民學校是小學初中連讀的,學費和書費都是免收的,全校現有教師二十九人,都是我們移民點的人,其中五人是退休教師,免費為學校教書的,其餘二十四人都是民辦教師,學校現有九個年級,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有三個班,四年級到六年級各有兩個班,因為許多孩子中途綴學了,所以七年級到九年級都縮編為一個班,全校一共有十八個班八百二十三名學生,一年級入學率百分之六十七點五,初升高錄取錄為百分之十七點八,這些年能升到高中就讀的孩子也有近兩百人,可惜能讀完高中的沒有幾個,讀完了高中願意回到家鄉的就更少了……”
聽完高元坤的介紹,常寧說道:“高校長,麻煩你去通知一下,等會我要在這裡召開現場會,歡迎鄉親們來旁聽。”
高元坤離開不久,周圍就響起了鑼鼓聲和吆喝聲。
丁伯群和高前進帶著幹部們來了。
一邊是錦北區區委區『政府』兩套班子成員,和區『政府』所屬部門的負責人,另一邊,是黑壓壓的人頭,村民們在鑼鼓的召喚下,聚攏來看熱鬧的。
“村民們,同志們,今天的會議,我想先請移民點黨支部書記高元坤同志,向大家介紹一下移民點的現狀。”
說著,常寧把高元坤拉到了石砌乒乓桌上。
高元坤說的內容,就是他剛才對常寧說的。
丁伯群和高前進等一堆幹部們,聽了高元坤的介紹,臉上的表情更嚴肅了,尤其是離常寧最近的丁伯群,瞅一眼常寧的冷臉,就感到暴風雨要來了。
常寧冷峻的目光,掃視著『操』場上鴉雀無聲的人群。
“村民們,同志們,下面,我先宣佈幾項決定,第一,市『政府』決定,從今天開始,北郊移民點正式劃歸錦北區管轄,原由市民政局承擔的管理功能,從今天起,交由錦北區區『政府』負責,第二,北郊移民點從今天開始,正式成為錦北區下屬的一個鄉,這個鄉的名字,就是北郊鄉,第三,北郊鄉第一任黨委書記兼第一任鄉長,由高元坤同志擔任,北郊鄉核定正式編制十五人,所有工作人員均由高元坤同志負責挑選,限制在北郊鄉內部產生,第四,北郊鄉黨委和鄉『政府』從明天開始正式掛牌執行,全體工作人員到位後,由錦北區派出工作組負責培訓指導,第五,從新一年開始,市『政府』每年撥出兩百萬元用於北郊鄉的基礎建設,專款交由錦北區區『政府』監督執行……”
丁伯群帶頭鼓掌,幹部們都紛紛跟進。
常寧雙手前伸,做了個下壓的手勢,制止了掌聲。
“同志們,沒什麼好高興的,我不知道聽了高元坤同志的介紹後,你們是什麼心情,反正我是心情沉重啊,我們欠北郊鄉老百姓的太多太久了,我們不過是在還債而已,所以,今天把大家請來,不是讓你們來觀光旅遊,而是給你們壓擔子負責任,給你們增加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機會。”
說著,常寧指著省電視臺那臺攝像機繼續說道:“同志們都看到了吧,今天我要借省電視臺的攝像機,記錄今天的現場會,也就是說,我給同志們一個表現的機會,當然了,首先我要表態,我是向市委立了軍令狀的,如果半年之內北郊鄉沒有根本『性』的變化,我這個常務付市長兼代理市長就自動下臺,但是。”
“請同志們注意我這個但是啊,因為接下來的事,要和各位有關了,因為我作為市領導立了軍令狀,那你們錦北區區委和區『政府』也要立軍令狀,當然,你們相關區直部門的負責人也不能白來一趟,你們也將帶一張軍令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