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考證,歷史家們為馮道總結了六個奇,第一奇,經歷五代十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從桀燕皇帝劉守光到後周太祖郭威,整整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很受重用,是名副其實的官場不倒翁,第二奇,他總換主子,卻不被人當做漢『奸』,這個馮道的脾『性』,現在看來有點象牆頭上的草,隨風倒,誰硬,誰有勢力,他就投奔誰,寡廉鮮恥、喪失氣節到了極點,可奇怪的是,隨後的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周太祖郭威,並沒有因此而看不起他,反而還封他在本朝連任太師,第三奇,馮道雖然如此沒有氣節,但卻不是一個大老粗,而是有名的書蟲,他飽讀聖賢之書,幾乎到了如飢似渴的程度,雖出身低微,祖上有時務農,有時教書,受其影響,但馮道從小酷愛讀書,對吃穿從不挑剔,既使是大雪封門時也要記著讀書為重,因此滿腹文章,隔著門縫吹喇叭,名聲在外,成了大江南北的第一名人,不管是哪朝哪代,都以能聘請到他為官為榮,第四奇,馮道雖無氣節,卻不是個貪官,別以為馮道奴顏媚骨,必是個魚肉百姓的貪官汙吏,恰恰相反,馮道嚴於律己,體察民間疾苦,應該是個大大的好人,他的家鄉鬧饑荒時,馮道還不惜將自己家裡的財物全部拿出來賙濟鄉親,而自己卻住在茅草屋裡,他在家鄉替父守孝期間,並沒有在鄉親們面前擺官架子,而是親自下地勞動,上山砍柴,對一些缺乏勞力的人家盡力幫助,南北戰『亂』頻仍,馮道從北方逃回,看見被掠奪的中原『婦』女,心中不忍,就變賣東西將她們贖回,然後派人將她們一一送回家,完全是一副菩薩心腸,第五奇,馮道官位之多,可得歷史之冠,他歷任中央和地方官職達四十餘種之多,從幽州節度巡官、河東節度巡官一直做到皇帝太子身邊的太傅、太師,第六奇,馮道官職雖多,卻無一件政績傳世,歷史文獻上幾乎沒有記載,他雖飽讀詩書,卻既不是『亂』世中平定江山的良將,也不是幫助哪個君王治國的良臣,他雖位居高職,卻很難指出他在五代『亂』世的政局變遷中,發揮過什麼具體的作用,以及他和一些重大事件有什麼具體的關聯……”
常寧一邊雙手在丁穎身上折騰,一邊樂呵的笑道:“他孃的,還真有這樣的十朝元老啊,那我得好好學習了。”
“可以說……馮道是一個很專業的官員,卻不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他自稱是無才無德痴頑老子,他從道家老子的無為中悟出了為官之道,從上善若水中悟出隨波逐流,他有一首詩正好說明自己的心聲:莫為危時便悵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終聞海嶽歸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
常寧聽到後幾句詩,馬上若有所思起來,“莫為危時便悵神,前程往往有期因……好詩好詩,丁姐,你再說一遍,我要記下來細細的琢磨。”
“莫為危時便悵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終聞海嶽歸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
常寧笑道:“好一個‘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倒蠻符合我現在的處境啊。”說著,雙手伸進了丁穎的衣服裡面。
“別……我做菜那。”丁穎扭腰躲閃,嘴上甜甜的笑著。
“對了,丁姐你說說,我一奪招商局,二整市府辦,剝奪的林開寶對招商引資的參與權,他會不會懷疑啊?”常寧問道。
丁穎微笑著,“誰也沒有你的鬼主意多,你這分明是要激怒人家,挑起他們的鬥志,至於他們上不上當,那我可說不好,過幾天,,應該能看出來了吧。”
“呵呵,我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但願林開寶能乖乖的上鉤啊。”常寧說著,忽地扯下了丁穎的裙子。
“小常,你……你要幹麼呀?”嘴裡問著幹麼,丁穎心裡早明白了幹麼,身體乖乖的趴在了灶臺上。
話音未落,常寧的長槍已衝進了丁穎的那裡,“嘿嘿……”
常寧和丁穎分析得不錯,此時此刻,付市長林開寶正在怒火中燒呢。
最快更新閱讀,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