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還有友軍(1 / 2)

小說:大明之崛起1646 作者:天海山

安排好一應的軍器生產工作之後,朱琳渼已有近兩晚沒閤眼了,眼圈的顏色烏黑。

嬋依給他拿來了冰毛巾和熱茶,心疼地勸道:“爺,有宋先生和徐司務盯著,您先去休息會兒吧,這麼撐下去身體要吃不住的。”

喬千立刻接道:“對,您放心睡,有事情我立刻叫您便是。”

朱琳渼用毛巾擦了擦臉,感覺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

但他卻搖了搖頭。

如今整個大明存亡的千鈞重擔都壓在他肩頭,根本顧不上休息啊。除了龍衛軍之外,其他明軍部隊的裝備也得他來操心才行。

龍衛軍經過此次擴軍也僅有六千多人,雖然是精銳部隊,但想要獨自對付博洛的七八萬清軍仍是非常危險的。

首先,臨陣之時很容易被敵軍仗著人多形成包圍態勢。此外如果博洛分兵襲擊,龍衛軍也會面臨分身乏術的境況。

所以必須靠全體明軍眾志成城,才能贏下這場關鍵性的戰役。

眼下明軍主力部隊的鳥銃裝備率僅有兩成多,大炮則更為稀缺,平均千人還沒有一門炮,刀矛、弓弩仍是主力裝備。就連破虜營的武器在他們眼中都是夢幻級別的。

朱琳渼長嘆了口氣,這些部隊本身戰鬥意志就比較差,再加上武器簡陋,打金聲桓這樣的漢八旗都費勁,對上建虜主力部隊只怕極難取勝。

不過他對此已有規劃,明軍最急需的武器就是中、重型鳥銃。明軍普遍裝備的三錢鳥銃火力弱,破甲能力很成問題,而且數量太少。

若能補充大量六錢至十錢的鳥銃,使明軍鳥銃裝備率提高到四成,再輔以大量長矛類武器,在面對清軍時方有一戰之力。

眼下鐵場裡閒置的六錢銃管就有三千根以上,可以調撥給贛州軍器局,讓他們組裝成鳥銃。制銃最難也是最費時的便是銃管,只要銃管制好,熟練的工匠半天時間便能組裝出一支鳥銃來。

另外火器工坊裡現有銃管鏜床十餘臺,朱琳渼計劃用這些鏜床再製一批仿製西班牙重型火槍的鳥銃。

西班牙重型火槍雖然射速慢,操作麻煩,但對付建虜雙甲重騎兵極為有效。要知道,這種火槍在歐洲是用來對付三毫米厚的板甲的。朱琳渼估算這槍在九十步的距離便能射穿雙層棉甲。

如果能有效破解建虜雙甲重騎兵豬突的殺手鐧,對於打擊敵軍士氣,同時提振明軍士氣,都將有極為顯著的效果。

其實在萬曆末年,廣東軍器局便已經仿製過重型火槍,名為斑鳩銃。但一如既往地沒受到重視,在生產了百餘支之後便石沉大海。

朱琳渼再次嘆氣搖頭,大明就是浪費了大量類似的機遇,最終積重難返,才讓後金撿了便宜。

他上次繳獲了柯永盛的西班牙火槍之後,便照著繪製過圖紙。他將圖紙交給宋應星,讓他帶幾名工匠進行仿製。

除了火銃之外,手雷也是一種能立刻見效的武器。朱琳渼以前還曾考慮過為龍衛軍裝備手雷。但這個時代的手雷得用引火繩點燃導火索,而龍衛軍使用燧發銃,需要排成密集陣型,隨身攜帶火繩將會引起很多麻煩,所以最終只能放棄。

但對於使用鳥銃的明軍主力來說火繩卻是必需品。其實大明早就製造過手雷,只是由於工藝簡陋,威力很一般,多數時候是用做驚嚇戰馬的。

蘇記鐵場的鐵匠之中就有人制作過震天雷——就是明代的手雷。

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兩名鐵匠相互配合,便將一枚震天雷的外殼制了出來。其實就是一顆掏空的鐵球,裡面裝上火藥,再加根導火索就算完成。

但朱琳渼要的並不是這東西,他吩咐工匠將震天雷的外殼鑄得再厚些,另外還要在上面鑄出數道縱橫的凹槽。

這就非常像後世的手雷了。由於古代鑄造工藝不夠細緻,導致震天雷的外殼厚薄差異很大,所以在爆炸的時候往往的薄的地方破開,並不能產生太多的碎片。

但在外殼上刻凹槽之後,刻畫的位置就必定是最薄的,手雷會沿著這些縱橫槽炸成幾十塊,使殺傷力大為提高。

又經過一天的嘗試,一枚四斤來重,表面帶有四橫七縱二十八道凹槽的震天雷終於被制了出來。

眼下鐵匠們暫時沒有旁的任務,朱琳渼便讓他們大量生產這種新型的震天雷。

次日,贛州軍器局的工匠們都到了。絕大部分是炮匠,還有一些制銃工匠。

此時蘇記鐵場的制炮工坊裡已雲集了近四百名炮匠,生產效率大為提高。

半個月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