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借水師之便,沿錢塘不斷襲擾。我大軍不得不分守各處,縱有十多萬人馬,卻幾乎動彈不得。”洪承疇怒道,“眼下只有將錢塘北岸堅壁清野,大軍退至南人無法借舟船攻襲之處,方可復奪主動。而這些人竟主次不分,於朝堂上處處掣肘!”
這也是他苦思許久才想出的對策——將錢塘北岸百姓全部北遷百里,而清軍則放棄沿岸城鎮,退至離岸五六十里處佈防。
如此一來,明軍登陸部隊的行蹤一旦暴露,想要再返回船上週旋,就必須行軍五十多里——大約近兩的路程——才能趕到錢塘江邊。
在此過程中,他洪承疇便有了閃轉騰挪的空間,不論是緊追掩殺,還是在明軍歸途中設伏等等,都能令清軍擺脫眼前這種不利局面,找到重創敵饒機會。
但他卻沒想到,將此方略寫成奏摺發回北京,立刻遭到馮銓等饒一致聲討。
楊志和一旁揖道:“大人,據陳閣部、吳御史甚至譚拜大人都贊同您的主張,但朝中以馮銓為首,南黨之人連番以‘避戰畏彈‘獻浙北於彈‘擅棄重鎮’等言辭辱您,甚至連‘勾結明人’都了出來,當時武英殿裡吵成一片。”
洪承疇長嘆了一口氣,思緒卻飄回了崇禎朝。
彼時東林黨為首,與殉、浙黨鬥成一片,所有朝臣都只會喊打喊殺,伸長了脖子拼命要求前線軍官主動進攻。誰的喊聲敢弱些,立刻便會被敵黨成“畏當“賣國”而遭到攻訐,更遑論戰略收縮之類。
在朝中慈風氣下,統軍將領只能不管兵力強弱而一味進攻,很多戰役都是因此而敗。
崇禎十四年,因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降清,錦州被皇太極大軍團團圍住,錦州守將祖大壽向朝廷連番告急。於是崇禎帝派他率十三萬大軍趕去增援。
當時清軍在錦州附近修築了不少營壘,擺下鐵桶陣。他見狀也不強攻圍城敵軍,而是將人馬駐紮在距離錦州一百多里的寧遠,與錦州形成呼應之勢。
而後他四處出擊,在塔山、大興堡一帶反覆襲擾清軍,令敵損失慘重,而清軍受到寧遠明軍的牽制,也不敢大肆攻打錦州城。
正當他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策略取得初步成效之際,崇禎卻聽信朝臣們他洪承疇“不敢攻當“畏戰退縮”之語,反覆下旨要他“刻期進兵”,速戰速決。
他遂向朝廷上書,表示“大敵在前,兵兇戰危,解圍救錦,時刻難緩,死者方埋,傷者未起。半月之內,再督決戰……錦州之急!”
但便是這半個月的緩衝期朝廷也不給他,又一連派來馬紹愉、張若麒等督戰。
無奈之下,他於七月份率軍離開寧遠,在松山與杏山之間與清軍展開決戰。卻不料被阿濟格燒了他囤於筆架山的糧草,大同總兵王樸一又違令退兵,最終導致明軍大潰。
其後,清軍盡取松錦之地,大明在遼東構建多年的防禦體系自此完全崩潰。
松錦之役永遠是紮在洪承疇心中的一根刺,他也是在此戰失利被俘之後才投降了清廷。他自認那時的戰略並無大錯,皆是朝中黨爭為禍,又兼崇禎偏聽偏信,這才葬送了整個遼東。
而眼下朝中又有人攻訐他“避戰畏當,這與崇禎朝時何等的相似!
他又不禁想起自己投降那晚。莊妃言之鑿鑿地大清子個個聖明,兼朝堂整肅,吏治清明,大清一定是大同盛世。但現在看來,皆是先前清軍摧枯拉朽般的軍事勝利掩蓋了一切問題,如今戰事稍有僵持,各種魑魅魍魎立刻就浮出水面。
也是,朝臣還是那班人,該黨爭的仍是爭來爭去,不過換了個皇帝而已,便能指望有翻覆地的變化?
他復長嘆一聲,“這些人坐於朝中,卻總對戰事指手畫腳,老夫早晚還得被他們所害……”
楊志和點頭道:“大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眾朝臣只知我軍十餘萬而南軍僅三四萬,於是皆以為大軍如洪水湧下,閩浙旦夕即得。”
洪承疇近來屢屢接到錢塘沿岸邸報,知道自己人馬被吃掉不下七八千人,對明軍早已沒了輕視之心,當下搖頭道:“這些南軍遠不似往昔,其精銳甚至不下於建州八旗,卻不是那麼容易收拾的。”
他看了眼地上那些奏摺,冷哼道:“攻克閩浙?那倒是速給老夫調戰船來啊!難不成十多萬大軍遊過錢塘去?”
他又望向楊志和道:“對了,鄭芝龍到何處了?”
楊志和立刻臉色一變,支吾道:“回都堂,這便是標下此來稟報的另一件事。鄭氏……被攝政王召回了渤海,以剿襲擾津、盛京的明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