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陽,明軍大營。
“陛下,昨晚遷回揚州的四十萬百姓皆已渡過淮河。”戶部尚書張滄海揖道,“朝廷暫派的揚州府地方官員業已就位,正在各縣安排重建。
“往應天府和湖廣去的災民都甚守規矩,每日能走十多里地,月餘既能抵達。”
說到這裡,他有些為難地望向眼朱琳渼,“只是,眼下揚州府的儲糧只夠再耗用十來天……”
“江西、福京等地徵調的糧食到哪兒了?”
“回陛下,尚在運送途中。近來南方陰雨連綿,道路難行,臣恐糧米無法及時運到。”
“這倒有些麻煩。”
朱琳渼正思忖是否要再撥軍糧應急,石霖忽然在門口稟道:“陛下,兵部郎中李暉求見。說是東番大捷了!”
朱琳渼大喜,沒想到鄭成功當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的臺灣,自己只用了不到十天即便攻克。
當然,這都源於他一直以來對水師的大力建設,擁有了一支能夠跟和蘭人硬撼的強大艦隊。再加上後世先進的戰術,以及他對歷史的熟悉,有這麼快的速度也不足為奇。
“快讓他進來!”
“是。”
旋即李暉進屋叩拜行禮,又將一封紅標信件捧給石霖,轉身道:“陛下,這是兵部剛收到的邸報。東番大捷,斃紅夷過千,俘四千餘。”
其實他說的這些俘虜中,有一大半是和蘭人招募的臺灣土著。
朱琳渼接過邸報翻開,就見上面簡要敘述了臺灣海峽的海戰和之後炮轟熱蘭遮和赤嵌城的戰役。
邸報後半部分列出了此戰豐富的戰利品:中大型戰船十四條,小船三十三條。各種尺寸的大炮一百三十九門。火銃兩千八百支。甲冑、刀劍等物無算……
除了軍器,大員的兩座城中還囤有各種錢幣折銀七十五萬兩、鹿皮八萬張、胡椒兩萬九千斤、甘蔗七萬餘斤、大米十四萬石……
“這便好!”看到此處朱琳渼頓時眼前一亮,這麼多錢糧,和蘭人可真夠富餘的!
他隨即想起來,臺灣自古土地肥沃,明末時分開始大量種植水稻,大米可是那兒的重要出口商品。如此看來,十四萬石倒也不算太多。
有了這七十多萬兩銀,以及十幾萬石大米,足以解決眼前缺糧的問題!
他忙問李暉道:“水師何時能返回崇明?”
“回陛下,”李暉揖道,“臣也不知具體返回日期,不過水師報訊之人提到,朱提督已率部北上,想來也不會太久了。”
朱琳渼點頭,從大員到崇明的水路大約一千六七百里,以蓋倫船的速度,十來天應該能到了。
他對張滄海笑道:“張部堂儘快去安堵災民吧,不用為糧食擔心了。
“不但有災民的糧米,連北伐的耗用都足夠了!”
等張滄海告退,他又召集眾明軍將領,吩咐做好隨時北上沂州。
十一日後。
水師大隊抵達崇明,立刻便有早已等候在此的太監宣旨,令鄭成功率施琅、阮進、章國炫等水師將領赴沐陽覲見。
沐陽城外,鄭成功等人遠遠看到了黃羅蓋,忙下馬快步上前,撩衣便要跪拜。這裡不是軍營也不是戰場,故要行全禮。
朱琳渼笑著將他們虛扶起來,“不用多禮。水師此番可是立下了大功。”
“承聖上隆威,天下影附,末將等人愧不敢當。”
“大木無需謙虛,東番對大明可是極為重要之地。”朱琳渼帶著諸將邊走邊道,“本來是想要先去南京給你們授勳的,不過眼下水師還有大事要做,暫時歇息不得。”
鄭成功等人忙拱手道:“為朝廷效力,不敢有辭。”
朱琳渼點頭,先問道:“此番有多少戰船返回崇明?”
“回陛下,除紹興號、廣州號等三條船再永北里修繕,末將還留了漳州號等七條船鎮守東番,其餘二十船皆已返回。”
“紹興號還在維修,倒是有些遺憾了。此番有兩件事,”朱琳渼望向鄭成功道,“一則,運一千忠貞營士卒赴琉球駐紮。
“二則,以邵武號為首,並建寧號,吉安號,泉州號等十艦北進日本。我還會掉水師步軍與你同行,屆時配合戴修遠攪動日本。”
他停下腳步,鄭重道:“如有必要,你還須指揮大軍攻襲江戶。”
“攻日?!”鄭成功吃了一驚,諫道,“陛下,日本眼下國體穩固,雖是撮爾小國,然極為好勇鬥狠,善搏命。大明勞師遠征,恐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