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中諸將聞言皆是面面相覷,好一會兒,餘新拱手道:“啟稟陛下,自關內往瀋陽衛去,僅有東面這一條路,卻又如何另闢戰場?”
華北平原——也就是北直隸等地——與遼東的關東平原被太行山和大興安嶺的連綿山嶽所阻隔,只有兩山的東側有一條非常狹窄的平原連線南北。寧遠、松山、錦州等要衝皆在這條平原帶上,是為北上必經之路。
“呵呵,創之不妨將目光再向遠處看。”
“遠處?”
朱琳渼指向地圖上黑龍江流域,“建虜在遼東以南大建稜堡,囤聚幾乎全部兵力,而他們後方不但兵力空虛,而且遼東平原一馬平川,非常適合我軍大兵團展開作戰。”
眾將領仍是沒反應過來。這也難怪,十七世紀的交通、後勤能力和戰略戰術理論水平,註定了他們的思路還牢牢釘在松錦一帶的攻堅戰上。
但朱琳渼卻知道,縱然二戰時期最為堅固的馬奇諾防線,遇到運動、迂迴戰術,同樣形同擺設。
餘新再次諫道:“陛下,如今大明野戰軍主力多在松山,恐難再抽調兵力繞襲敵後。”
“無需太多兵力。”朱琳渼擺手,“北鎮近來送回的訊息看,先前東海部所言應當屬實。豪格徵發遼東所有十六歲以上男丁至松錦佈防,包括瀋陽在內,整個奴兒干都司中部、北部幾乎盡是老弱婦孺。”
他又指向大同附近,“前番因漠北喀爾喀部聚兵攻伐察哈爾王,朝廷令五千白杆軍鎮守雁門關,謹防喀爾喀部南犯。
“先前我不想插手察哈爾與喀爾喀部的爭鬥,如今看來,卻可以管上一管了。”
騰繼思雖是接受大明冊封,但始終擁兵關外,隨時會有不臣之心。他與喀爾喀三部爭搶蒙古地盤,相互消耗實力,大明自是樂得袖手旁觀。
朱琳渼繼續道:“喀爾喀部與察哈爾部鏖戰半年有餘,兩邊皆是兵疲馬乏。白杆軍趁勢出關,震懾兩方,而後揮師向東,直襲科爾沁,繼而兵進遼東腹地,尋建虜決戰。
“如今通往扎木圖的木軌道也修好了大半,自大同運送糧草輜重出關,再令騰繼思徵集民夫,隨白杆軍運送糧草,則後勤無虞。”
他還有些話沒明說,等白杆軍進入科爾沁草原之後,所面臨的就全都是敵人了。也就是說,草原上大量的牛羊牲畜都是戰利品,繳獲之後立刻就能充作口糧。
帳中眾將聞言不禁眉頭緊皺,從大同北上,繞過察哈爾奔襲遼東,這沿途有兩三千里之遙!
不過當他們將木軌道的補給能力考慮進去之後,卻又開始紛紛點頭。按照聖上的規劃,供應五千人馬的吃用應當不成問題。
張家玉第一個揖道:“陛下,末將以為,此法可行!”
立刻有人接道:“末將也覺得可行。”
“一個半月就能攻入遼東腹地,聖上妙計!”
“著實良策……”
朱琳渼道:“正好藉此次遠征,令工部緊隨大軍之後修築木軌道,最好能直接修到科爾沁草原上,往後朝廷對蒙古各部的控制力便能百倍增強!”
大明立朝至今,也曾多次征服塞外,但卻沒有一次能夠長久的。究其原因,乃是塞外補給困難,長期駐軍花費極為驚人。
待朝廷因財力不濟,將兵馬撤回關內,蒙古各部便立刻藩據一方,脫離朝廷管控。
但只要木軌道修通,後勤補給將不再是問題。每十天一趟,百餘車糧草沿木軌道運往塞外,比在關內駐軍的花費也就多個千餘兩。這點兒銀子,便是崇禎朝時也能擔得起,更不用說有海外收益支撐的漢興朝了。
正當眾將以為天子“開闢第二戰場”的方略已經說完之際,卻聞朱琳渼又道:“除了蒙古方向之外,我們還可以從朝鮮這邊進兵。
“令水師步軍在朝鮮登陸,經平安道直取建州。朝鮮曾被建虜兩次侵襲,國王被辱,與虜賊有血海深仇。此番討伐虜賊,朝鮮人定然同仇敵愾,後勤輜重便交由李瑛負責。”
水師步軍眼下已擴充至兩千餘人,襲擾建虜空虛的後方基本夠用了。而經由朝鮮入遼東,距離更是僅有五六百里,算上登陸時間,也就半個月便能抵達建州。
此外,從朝鮮攻伐建虜,還能打著為朝鮮人報仇的旗號,進一步加強朝鮮上下對宗主國的感激之情。
一應大明將領至此已完全理解了聖上的策略,又紛紛進言補充進兵細節。到晚飯時分,便有十數匹快馬持參謀司命令發往各地而去。
……
察哈爾以西,昆都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