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一斤沒現在多,大概有五兩的樣子吧。
楚國的黃金礦藏很多,不亞於現在山西的煤藏量,一直就沒挖完。在楚國亡國1100多年後,唐代大詩人劉禹錫被貶到楚國舊地的朗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常鎮,還能看見有淘金女在忙活。他寫的詩句“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江中浪底來”,寫的就是淘金。
不光是那時候,就是現在,也還有剩下的金子。在湖北宜城縣有個“散金坡”,一下暴雨,土坡上就能撿到金屑。據說這裡原來就是楚國製造“爰金”的作坊。
看來到了春秋戰國,金子就比“寶貝”更牛了,後來凡是好時代都叫“黃金時代”。
不過要注意的是,金屬貨幣特別是黃金,雖然流通的歷史遠比貝幣流通的時間長,但是貝幣流通時,正是漢字形成期,因此漢字裡帶“貝”字偏旁的,大多都跟“財產”、“財經”有關,而帶“金”字旁的,多數只跟冶煉、武器和金屬有關,跟財產反而沒多大關係。
這就叫文化傳承,不管你再怎麼拜金,也不能把文字都改了!
至於在全球範圍內,究竟是哪個國家最先鑄造金幣的呢?
一般公認是小亞細亞的呂底亞國(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546年)。這個古國早就滅亡了,要不是咱們太愛黃金了,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聽說它。它位於今天土耳其的西北部,就在愛琴海邊上。
呂底亞國是一富國,首都薩第斯宏偉壯觀,富得流油,堪稱遠古“第一牛”都城。這個古國大約在公元前660年開始鑄金幣,可是咱們的楚國,大概也就是那個時候開始鑄金幣的。因此誰是“金幣老大”?還不一定呢。
這,有待你們大夥去考察吧。
秦始皇究竟是誰的代表?
說到這裡,不知各位發現一個問題沒有?春秋戰國時代,錢幣的形制“百花齊放”固然是好,符合自由精神,但是,這裡面隱含著一個極大的不便,就是幣制太複雜了。
你們看,光是銅幣,就有四大類,有的兩三種在同一個地區平行使用,互相間就要有個兌換率。
第二篇 咱們的“黃金時代”來自楚國(5)
不同國家的的錢幣,也不能自由流通,又要兌換。
這時候除了唱主角的銅幣之外,同時流通的,還有珍珠、玉器、貝幣、金幣、銀餅、錫塊,它們和銅幣之間,都要有嚴格的兌換率。
戰國時期,甚至還出現了少量銀幣。在河南省扶溝縣的古城村,就發現過18枚銀質的布幣。雖然出土銀幣的案例極少,但說明那時候已有銀幣。
同時布匹也作為實物貨幣在繼續流通,詩經《衛風?氓》裡的“氓之蚩蚩,抱布貿絲”,說的就是拿布匹去買東西。而且各國的布匹多寬多長為一匹,都不統一。
這樣一套複雜的兌換率體系,恐怕僅僅長一個腦袋都記不住!
那時候的國君,甚至也有在貨幣兌換上做文章的。魏國著名的改革家君主魏惠王,在首都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以後,就發行了一套特殊的“外貿幣”,比國內發行的銅幣分量要輕,專門用於“國際貿易”和邊境貿易。
這種特殊的外貿貨幣,不僅重量比面值要輕,而且含銅量也低。
大梁那時候是商業中心,商譽很好,不怕各國商人不來做貿易。魏國在進口商品時用外貿幣支付,貨幣成色不足,就等於壓低了人家的價格,佔了人家的便宜。
這樣混亂的貨幣狀況,再加上關稅壁壘、戰爭頻繁,那時候做國際貿易的商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賠個底朝上!
歷史證明,凡是經濟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要有政治上的代表人物出面來解決。
最後解決了這一瓶頸問題的政治人物,就是秦始皇。
“秦王掃六合”,現在一般都把他的動機解釋為代表“地主階級”,想建立大一統帝國,以促進生產力。其實,他不消滅六國,“地主階級”也照樣從事農業生產,而最急於打破諸侯分割局面的,莫不如說是商人階層。
早在春秋時,商人就已經很有政治影響力了。《左傳》上說,晉國的商人“能用金玉裝飾車輛,衣服上有好看的花紋,能向諸侯行賄”——官商勾結,早已有之!
越國的范蠡在棄官經商之後,“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乖乖,三次賺到了一千斤金子!當時人都尊稱他為“陶朱公”,後人更把他尊為商人的祖師爺——這是商界的孔子。
孔子的弟子子貢,往來於齊魯之間經商,所到之處,國君都和他行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