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4 / 4)

小說:說錢 作者:恐龍王

用它。

也有相反的例子,據考古學界研究發現,華夏民族的貝幣造幣總廠——海南,恰恰就從來沒流透過貝幣。那個地方,從一開始有貨幣,就是孔方兄,大概是漢武帝那時候運過來的。

也就是說,在遠古的海南,貝殼就是貝殼,一錢不值,只有運到中原以後才有價值。這就相當於現在紙張和紙幣的區別。

當時的海南人,很有些鬱悶吧,守著滿海灘的貝幣,跟守著一堆廢紙一樣,只能出淤泥而不染了。

古代中國第一次發行的債券信譽不良

秦始皇統一海內,商人最高興了。從此壁壘打破,暢行無阻,四海一家,用一種錢,長一個腦袋就能記住匯率了。

可是他們沒高興多久。秦始皇雖然客觀上代表了商人階層的利益,但政治家的野心有時候誰也不代表,只代表他自己。滅六國後,本應讓百姓休生養息,可他還在那裡踩油門,而且踩到了極限。

他做皇帝才11年,你看他折騰的:內修馳道、開靈渠、築長城,外伐匈奴、徵百越,每次大行動,都要耗費浩大民力。尤其在咸陽附近造阿房宮、修驪山墓,共徵發民伕70萬人。還有當時服兵役的,在200萬人以上,佔壯年男子的三分之一。

人都被拉去服勞役了,商人還跟誰做買賣去?

再說,就算再大的財主,也禁不住這麼扔錢啊!

從後世出土的“秦半兩”看,輕重不一,顯然後期的銅錢已經不夠分量了,偷偷在貶值。秦朝法律是最嚴的,說半兩就是半兩,可是連國家都不能堅守承諾了,偷偷刮老百姓的油水,可見實在有點頂不住了。

秦始皇不管那個,他照舊浩浩蕩蕩出去東巡。我們就讓他在路上顛著吧,咱們抽空回顧一下春秋戰國時的信貸是啥模樣。

我們的教科書告訴我們,我們的親身體驗也告訴我們:有私有制就有窮富,有窮富就有借貸——人總不能活活餓死吧!

世界上最早的借貸行為,是出現在公元前2000年的西亞,也就是現在老出事兒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約旦、以色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