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小說:說錢 作者:恐龍王

稱“質庫”,專管放款。不過這個典質,究竟是當地士紳充當法人呢,還是寺廟本身就是法人?弄不清楚,反正是由寺廟在經營管理。

典質開展的業務分為兩種:抵押貸款和質押貸款。

這裡要給大家形象地解釋一下,兩種業務的區別——

抵押主要是針對不動產,比如有人要想寺廟借款,就把自己的房子作為債權的擔保,一旦還不上款,房子要歸債權人(寺廟)所有。在借款和還款的過程中,借款人的房子產權是不用變的。

這跟現代銀行的抵押貸款一模一樣。

可是質押不同,質押是針對動產的。比如借款人把自己的一床被子交給債權人(寺廟),作為債權的擔保。要是還不上錢,這床被子就甭想拿回去了,寺廟願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這一說,大家就明白了:質押原來就是典當,質庫就是最早的當鋪。

在南北朝那個時候,有很多東西都可以拿來質押,比如黃金、衣服、首飾、牲畜等等;要想借小錢的,拿一束麻來也行。

我們說過,在南北朝糧食布匹也是貨幣,所以谷帛也可以放貸。當然在還貸的時候,寺廟是一定要“多收三五斗”的。

整個南北朝期間,信用機構僅有佛教寺廟一家,別無分店,政府也沒來插一手。

寺廟放貸雖然圖的是牟利,但有了典質,畢竟是大大方便了群眾——誰沒有急著用錢的時候呢?把自己的東西拿去廟裡典點錢出來,總比向親朋借錢看白眼強吧?

有了寺廟這個融資中介機構,古代中國的金融業,到此就已基本完備。

讀史時我常有這種感覺: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的種種活力,真是令人驚歎!他們精神物質兩手都抓,兩手都很硬。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八篇 且看大唐“元寶”究竟是何物(1)

隋朝末年竟然糊紙殼當錢

假如我要問你,中國歷史上最狠心的皇帝是誰?你大概要說是秦始皇。

但是秦始皇固然狠辣,他還不至於對親戚下黑手。

告訴你,這方面做得最絕的,是開了歷史新篇的隋朝第一個皇帝——隋文帝楊堅。

開初,楊堅是以外戚身份任宰相,又進封為隋王的。他的皇帝女婿死後,他的小外孫把皇位“禪讓”給了他。這個禪讓,說起來好聽,骨子裡……嘿嘿,怎麼能讓天下服?

他心裡畢竟發虛,坐穩帝位後,竟然把自己女婿的家族、也就是北周皇室統統殺了個乾淨。

這樣的老岳父,也著實可怕!

不過作為新的一朝開國皇帝,他的功勞就太大了。

他於開皇九年(589年)滅陳,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近300年的分裂。僅這一條,“楊堅”這兩個字就該在史書上大寫。

他上臺的路子,相信大夥都能看得很清楚,走的是王莽、曹操、司馬懿的路子。尤其和王莽一模一樣,以外戚身份掌兵權,趁著皇帝年幼,改旗易幟。正因為如此,他深怕後世留下罵名,皇帝當得相當勤勉。

他不僅自己節儉,不亂花公費,對百姓也能“薄賦斂”。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少收稅費,千方百計減輕群眾負擔。

開皇十四年(594年),關中鬧饑荒,他趕忙派人去了解百姓吃的是什麼。得知災民吃的是豆粉拌糠時,他坐不住了。

上朝時,隋文帝把這些食物出示給群臣看,流著眼淚責備自己無能,下令撤消了自己日常的高階膳食,不飲酒,不吃肉。

最令人驚訝的,他還以皇帝之尊,親自率領饑民到較為富庶的洛陽就食。在遷移的途中,他命令侍衛不準威嚇老百姓。遇見扶老攜幼的,他就打馬讓路,善言撫慰。遇到路難走的地方,他就命令左右侍從,幫助挑擔的災民透過。

這樣的皇帝,與我們頭腦中長期以來的“地主階級頭子”的概念,相距太遠了!

史書記載,隋文帝執政24年,百姓安然,物產豐富,四夷賓服,朝野歡娛(見《隋書》)。

——這就是古代的和諧景象。好皇帝呀!

至於他生了個不肖之子楊廣,後來斷送了他的江山,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隋文帝還非常重視整頓紀律。一上臺,就開始著手貨幣的規範化,由國家統一鑄錢。

他鑄的錢,還是五銖錢,不過比過去的五銖錢要重得多,因為隋朝的重量單位,是古制的3倍還多。

新幣發行後,出現了新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