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正是因為這份私心讓他們達成共識,一個要的是大夏皇帝之位,一個要的是他們的燕雲十六州,早已經彼此達成交換條件!
而在二十多年前,他們達成共識之後的最大障礙便是鎮山王與皇帝的兩個嫡出兒子,那可是西北戰場上威名赫赫的人物。
尤其是鎮山王趙元觀,幾乎是他們匈奴的死敵,戰場上是戰無不克,攻無不勝,讓他們匈奴大軍真有些聞風喪膽!
更讓害怕的是鎮山王並非是只有匹夫之勇之人,不僅在戰場上處處壓制他們匈奴,朝堂之上更是運籌帷幄智決千里之人,時常打得宗魯王與陰氏一派無從翻身,捉襟見肘,也就是因為這點,他們匈奴才能找到大夏的突破口。
當時,還是回耶王子的王叔公在位,那段歷史他雖不曾親歷,但卻因為時常聽他的父王提起,而倍感熟悉。
那個時候,也就是策反宗魯王的時候,回耶王子的父王也正好參與其中。
只是當初是以回耶王子的王伯父也就是先匈奴王為主導,回耶王子的父王不過是經手了一些訊息傳遞罷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回耶王子父子二人與宗魯王不似先匈奴王那般熟絡的一個原因了。
回耶王子也是聽他父王說過,當初定下此計之後,匈奴重臣便潛心謀劃了整整半年,做足了所有精心準備,畢竟宗魯王是大夏的親王,是大夏皇帝的親生兒子,策反一位如日中天的大夏親王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與謀略的。
只是讓他們所有人沒想到是,事情簡直出乎意料的順利,因為宗魯王也正有此意,所以他們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他們兩方便達成合作之意。
隨後他們兩方便立刻籌劃安排下一步計劃,各自目標明確,幾乎是在同一年的時間他們匈奴先後與宗魯王一干人等裡應外合解決了大夏皇帝的嫡出的長子與次子,這合謀之事已經初見成效。
最大的一場暗中計劃還是針對鎮山王趙元觀的,他畢竟才是大夏千軍萬馬的主心骨。
整整費了一整年的時間,他們雙方不斷通訊,計劃調整再調整,直到足夠周密,才裡應外合一舉拿下了大夏的統帥趙元觀,至此方對大夏造成致命打擊。
宗魯王乘此機會搶奪朝中大權,很快便橫亙一方,而他們匈奴也乘機一口氣吞併了燕雲九州,至於其他七州,宗魯王早已立下承諾,待他登上大夏帝位,剩餘燕雲七州便拱手奉上。
能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再奪下七城,他們匈奴又何樂而不為呢,只是……後頭的變化卻讓他們,包括了宗魯王都有些措手不及!
他們是利用了宗魯王所以才取得那樣的大捷,換來了九座城池與大量的資源與財富,但這卻成了他們匈奴近十幾年來內亂的最大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