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斟酌再斟酌(4 / 5)

哭求,看到晉君周與祁午壓低聲音交流,不免要猜測晉國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剛才,子國哭求之下,沒有得到晉君周的回應,心裡已經開始覺得不妙了。

現在?子國心中的不妙更深。

果然,晉君周等祁午離去,笑著子國說道:“寡人會與眾臣商議,使者且先下去休息。”

子國想了想,行禮說道:“那外臣告退。”

晉君周站在原地看著子國離開,好一會才站起來走向通往後殿的走廊。

隨後的第三天,華元率領的宋國使者團抵達“新田”城內,同樣第一時間請求謁見晉君周。

在對待宋國來使方面,晉國給予了比鄭國來使更大的禮遇。

這種禮遇是晉君周率一眾卿大夫一塊接見華元。

“外臣出發前,楚軍已經與吳軍交鋒。楚軍收復被吳軍攻佔的失地,雙方當下應該是在‘鳩茲’交戰?”華元很明白事理,知道晉國君臣需要了解什麼情況。

根據華元的說法,吳國的佔領軍沒有跟楚軍實際交戰前就撤退,一頭扎進了山林之中消失不見。

楚國與吳國的水軍在大江水道上交鋒,暫時看不出到底是哪一邊佔了上風。

晉君周想了想,提議道:“召喚巫臣前來?”

原本待在吳國的申公巫臣,他隨著晉國跟吳國關係變僵回到晉國了。

只不過,申公巫臣將自己的幾個兒子留在了吳國那邊,長子繼續擔任吳君壽夢的行人。

大概半個時辰之後,申公巫臣滿頭大汗地來到殿內,先對晉君周行禮致意,再對一眾卿大夫行禮問候。

“楚軍與吳軍在‘鳩茲’附近交戰,召喚而來是因為你比較瞭解楚國和吳國,需要來自你的意見。”晉君周直接點明。

申公巫臣看向華元,再看向晉君周,說道:“君上,臣先跟宋卿聊一會?”

晉君周頷首道:“應有之意。”

再是瞭解某個地方的事情,離開了一段時間,可能當地的變化會很大,根本需要結合當前形勢,才能說得出靠譜的建議。

申公巫臣跟華元到側殿去聊。

留在大殿內的晉國君臣可不會幹等,交流起了當前的局勢。

晉國已經向一眾小弟發出通知,要求他們做好相關的準備,再有通知就率軍前往約定地點集合。

其餘小國不說,齊國被要求三軍齊出,魯國和衛國分別被召喚了兩個軍團。

這樣一來,僅僅是齊國、魯國和衛國加起來的兵力就有接近九萬的兵力。

再加上其他小國,晉軍會有接近十萬的盟軍。

這十萬盟軍沒有將宋軍和鄭軍算進去。

宋軍主要留在本國抵禦楚國可能的入侵,除非晉軍與楚軍正式展開決戰,要不然不會調離。

至於鄭軍?晉國君臣已經不將鄭國視為盟友,不會計算在內。

其實吧,晉國雖然有一大批盟友,可是晉國君臣從不奢望他們在戰場上能夠有多好的發揮。

倒不是說那些國家沒有一個能打,相反晉國君臣只要求能打的國家別扯後腿就行。

直接點名,說得就是齊國。

申公巫臣跟華元聊完回來,說道:“以臣的猜測,哪怕楚國揮軍五萬,南邊的戰事不會那麼快分出勝負。”

接下來,申公巫臣對吳國的地形進行介紹,總而言之就是山林和水道都多,不適合展開大規模的交戰。

“吳軍善於偷襲,逃竄的速度也很快,他們要是不與楚軍決戰,一定是要等水道決出勝負,等楚軍威脅到‘梅里’才可能逼吳軍主力決戰。”申公巫臣說道。

那個“梅里”是吳國當前的都城,位置就在大江邊上的不遠處。

晉君周問道:“你能給出一個具體的時間嗎?”

申公巫臣斟酌再斟酌,說道:“應該是四個月到六個月?”

畢竟,吳國在總體實力上真的不如楚國,更要命的地方是“梅里”這座都城就在大江邊上,一旦大江水道的控制權落在楚國水軍手裡,立刻就能夠威脅到“梅里”的安全了。

在自家都城被兵臨城下的時候,吳軍還怎麼打游擊襲擾戰?只能回師去打都城保衛戰了。

“我們需要在楚國與吳國分出勝負前南下?”祁午有點沒有搞清楚狀況。

沒有人給祁午答疑解惑。

晉國需要在楚國和吳國分出勝負前南下嗎?

如果楚國擊敗了吳國,無論吳國有沒有投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