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列隊!”
在楚軍逼近到晉軍十里範圍之內,備戰的命令被一層層傳達下去。
行軍狀態的晉軍全員止步,進行戰前列裝之後,恢復了組織度的部隊先行靠攏,也就是從一字長蛇陣的姿態,慢慢擺出一個迎戰的隊形。
當地一馬平川,礙於當前氣候的因素,有著一座又一座樹林遮蔽視野。
許偃率軍從某座樹林的拐角出來,一眼看到停在原地列隊的晉軍。
“一路上被晉軍的探子盯著,殺不掉又趕不走。要是找不到應對方法,我們以後別想有什麼秘密了。”許偃對孫安說道。
孫安說道:“那些探子想必出自樓氏?”
晉軍的斥候騎馬,還是一人三馬,總是能夠遠遠跟著楚軍,想在平原圍堵住,講實話真的是太難了。
至於孫安為什麼會猜測晉軍的斥候出自樓氏,他們雖然位處南方,但是能夠打聽樓氏都幹了什麼。
樓氏先後北進,消滅林胡的訊息早就傳遍天下,擁有民族情懷的人無不叫好。
以諸夏文明當前的做法,消滅異邦不免會吸納其人口,戰爭過程中也會有眾多的其餘收穫。
所以了,樓氏擁有大量牧畜,多了一批善騎的人,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記住,能拖就拖,為後方爭取更多的時間。”許偃再一次囑咐。
出現的楚軍,他們在距離晉軍約五里的地方停下。
孫安臨時充當使者,孤乘到晉軍這邊拜見晉國的卿大夫。
“這個孫安是誰,楚國新近冒頭的封君嗎?”樓令並不知道孫安是葉公沈諸梁的祖先。
士匄哪裡知道孫安的根腳。
換作是鬥氏、成氏、薳氏、蒍氏這些現在或曾經的龐然大物,或是正在崛起的屈氏和景氏,倒是可以讓外人一聽就知道是楚國的公族。
“晉國貴族已經變得這麼沒有禮貌了嗎?”孫安一點不慫。
晉國與楚國長久以來被視為當世的兩大超級強國,兩國貴族天然會有更多的自尊心。
其實,別說晉國或是楚國,即便是從天下霸主寶座摔下去的齊國,他們的貴族一樣比其他國家擁有更多的自尊心。
那種自尊心可以理解為民族自信,也是強國族裔的標配。
使者當面,晉國的幾位卿大夫卻是在低聲交談,看著確實是有些沒有禮貌。
樓令看向長魚矯,示意長魚矯搭話。
有些時候的一些場合表現得高傲,不是單純為了拿捏。
對敵的時候,表現蔑視是一種下馬威,也能夠理解是在打心理戰。
得到示意的長魚矯連站都沒有站起來,說道:“失禮的人是你。應該先拜見,再講明來意。”
孫安進入軍帳之後是想拜見來著,問題是晉國的卿大夫連看都沒有看過來啊。
“楚國葉大夫,見過幾位晉卿。我奉主將之令前來,告知幾位,允許貴軍原地休整兩日。”孫安也不管晉人是什麼臉色,自顧自往下說道:“兩日之後,兩軍列陣而戰。”
講道理,要是進行堂堂正正之戰,沒有任何國家的主將會趁人之危,甚至面對遠道而來的敵軍都願意給予休息的時間。
楚國跟晉國競爭了很久,要說徹底撕破臉則是真的沒有。
論起來的話,楚國做過作為失禮的事情,只是趁著大霧的天氣,作戰部隊逼到晉軍營寨前方,不給晉軍排兵佈陣的空間。
“不必了。我軍即將進攻,請貴軍列陣。”樓令大概猜測楚軍想拖時間,怎麼會讓他們稱心如意。
孫安想再說點什麼,被示意可以走了。
若說以逸待勞,兩支軍隊都是從其它地點行軍到該處,沒有誰佔了誰的便宜。
其實,一直掌握楚軍動向的樓令可以安排部隊針對楚軍實施突襲或埋伏,沒有突襲或埋伏純粹是交戰的物件乃是楚軍。
更直接點來說,樓令知道無法一次擊垮楚國,楚國也不是慘敗幾次就能夠被摧垮,不徹底撕破臉為妙。
楚國一直以來也是抱著相同的心態,沒有將在南方的做事方式用在與晉軍的交戰上面。
要不然的話,什麼時候見楚國在南方守過規矩了?
孫安回去不久,剛剛抵達不久的楚軍開始排兵佈陣。
不論晉軍、宋軍或是楚軍,不會將全部的大軍擺開,哪怕是空間允許,一樣會留下一定數量的預備隊。
“需要我方投入多少兵力?”華元親自跟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