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接觸,開戰!(4 / 5)

怎麼死盯著他國軍隊打,明知道擊潰他國軍隊沒有什麼用處,反而會陷進去再被己方圍毆,楚軍主將還是改不掉那種毛病。

至於說楚軍後來走向另一個極端,也就是楚軍不怎麼搭理晉國的盟友,死盯著晉軍血拼?晉國高層覺得楚人可算是腦子變得正常了。

戰前祈禱完畢的晉軍全部站起來,該上戰車的人員歸位。

“擊鼓。”樓令與其他幾位卿大夫一同站在一輛巢車之上。

戰鼓被敲響。

這是一個對雙方都有用的訊號,兩支軍隊開始向前緩慢推進。

交戰場地沒有經過事先的清理,地面上佈滿了各種雜物,包括茂密的植被與石塊等等。

那種環境之下,無論晉軍、宋軍或楚軍的戰車都不會放開了馳騁,乃至於戰車只是充當開路的工具,馭手不會控制戰馬加速再飛奔起來。

敵我雙方交戰,竟然要先對戰場的雜物進行清理?只能說沒錯,講交戰規則的春秋時代戰爭,有必要確實是有這樣的步驟,屬於是君子之戰的一部分。

晉國與楚國的戰爭已經逐漸變味,先有楚軍趁大霧逼近晉軍營寨,後面有晉軍將校敢於朝楚君射箭,又演變到晉軍殺入楚國本土。

講真話,許偃願意等晉軍戰前祈禱完畢再下令部隊推進,主要是楚國現在處在下風,不敢刺激晉軍發狂;換成楚國佔上風,許偃會不會等晉軍戰前祈禱完畢再進攻,有那麼點不好說。

“晉軍竟然射箭了,他們想射一些野味嗎?”孫安所看到的情況是,己方大軍還距離晉軍一百五十步(約225米)以上,晉軍卻是射箭了。

許偃可不會小覷晉軍,疑惑聲說道:“樓氏又搞出什麼新武器了嗎?”

該說不說,樓氏逐漸列裝鐵質武器,再加上樓氏出現很多新式工具的傳聞,確實是讓世人對樓氏一再推陳出新有了深刻的印象。

“什麼遠端武器能射……”孫安話說到一半閉嘴,他以為晉軍弓箭手失誤,沒有想到射出的箭矢真落到了己方大軍隊形中。

那是少量蹶張弩發威,飛了兩百二十米以上的距離。

看到那一幕的許偃和孫安開始面面相覷。

“看箭矢密度,晉軍的新式遠端武器不多;再看射箭的頻率,受限好像挺大。”許偃在震驚之後用心觀察,得出這個結論。

楚國和其他晉國的敵人,他們早就習慣晉軍弓箭手的射程比己方遠。

這是晉國擁有更多木製弓的現實情況,包括楚國和其他國家的竹弓數量比較多。

當然了,晉軍的遠端部隊能夠將箭射得更遠,主要也是晉國捨得耗費成本製作木質的箭桿,楚國與其他國家的箭桿大多采用蘆葦或竹子製作箭桿。

懂得區分材料,會知道無論蘆葦或竹子製作的箭桿,它們一定比木質的箭桿輕。

要是知識量更足,肯定明白箭桿的箭矢的重量不同,射程會出現區分。

楚軍繼續向前推進,他們的某些佇列一直在遭到樓氏弩手的遠端攻擊,由於射來的弩箭數量不多,並未造成楚軍多少死傷。

直至兩軍的距離拉近到一百米,晉軍射出去的箭矢猛增。

楚軍弓箭手等兩軍距離不足七十米才展開反擊。

另外,兩軍拉近到一百米之後,各自的戰車就不再推進,繼續推進的只有列成方陣的步兵。

因為楚軍遠端部隊開始射箭的時間比較晚,他們其實是先承受傷亡在推進,要說不說肯定對士氣有所影響。

兩軍互相靠近到三十米的距離,楚軍的弓箭手已經停止射箭,倒是樓氏的遠端部隊仍舊在射箭。

樓氏有專門的瞭望手給予弓弩手資訊,能夠玩類似“彈幕延伸”的手段。

“又是這樣,每次都這樣!”許偃氣得拍大腿。

孫安錯愕地說道:“還能這樣?”

許偃憋屈地說道:“不是每一個家族都玩得動,成氏和薳氏有試過,誤傷非常嚴重。”

楚軍搞不懂相關的原理,想訓練都找不到正確的方式。

別覺得好笑。

現代的很多天朝人會嘲笑怎麼還有國家玩不動步坦協同,問題是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真沒有幾個玩得動步坦協同戰術。

到了二十一世紀,竟然還是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玩不動步坦協同,更原始的步炮協同一樣是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軍隊玩不動。

“既然知道,為什麼不事先準備更多的盾牌?”孫安發出靈魂一問。

許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