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限接近宦官只有得到皇帝的寵信才有權有勢,只要皇帝一句話就立刻能夠讓權勢滔天的宦官一無所有。
那絕對不是宦官沒有經營出自己的勢力,純粹就是失去了作威作福的權力,有無數人將會針對以及落井下石。
後面,樓令有在關注吸納想投靠的家族都是什麼成分,果然都是在母國混得不怎麼樣的家族。
事實也是那樣,有前景當然是留在母國,怎麼會背井離鄉呢?
時間來到樓令需要帶著樓小白前去郤氏封地的日子。
已經抵達“太原”的客人,他們原地待著接受樓氏的款待,也是進行必要的等候。
當天,樓氏動用了五千多的人手,大半並非護衛力量,乃是必須要有的排場。
他們出“太原”到抵達郤氏的封地,花了十九天的時間。
郤至出城十里迎接,引領著樓氏的隊伍靠近城池,指著長長的隊伍,問道:“多不多?”
這是一支什麼隊伍?人是陪嫁的人員,車是將要承載嫁妝的車駕。
看人數,應該是有個六七千。
車輛的話,少說有七八百。
樓令知道郤至是在炫耀,爽朗地笑了幾聲,說道:“小夫妻的日子會過得很富足。”
陪嫁人員就有六七千,是不是顯得誇張了一些?
以郤氏的強大,他們還有著幾個小宗,只能說陪嫁人員顯得很正常。
光是作為大宗,郤錡起碼會拿出三千人當陪嫁。
作為小宗的溫氏、苦成氏、步氏、冀氏,再少也要拿出起碼五百人吧?
那些陪嫁人員的構成很複雜,包括媵、嬖人、僕、隸和奴,肯定也會有武士,他們就是出嫁女子到了夫家之後的生活保障,各自又會承擔起相應的職責。
比如說媵,她們的地位很特殊,既是正妻的玩伴,也負責孕育男主人的下一代。要說沒有權力吧?只要能夠影響正妻,其實是有不小的權力;硬要說有權力,一定是透過第二方來施展。
一眾陪嫁人員中,武士只會聽從出嫁女的命令,他們也是出嫁女用來保護自己的武力保障。
當然了,不是每一個家族出嫁女兒都那麼豪奢,基本上就是量力而行。
歷史上因為獲得豐厚嫁妝而起家的人不少,好多皇帝的起家資本就是來自妻子。
而準備豐厚的嫁妝這種習俗從遠古就有,闊綽的時代一直維持到南宋滅亡,越往後願意準備豐厚嫁妝的家庭越少。
其實,能夠從嫁妝的歷史演變來觀察女性的地位變更,雖然說不完全絕對,但是嫁妝變少或是乾脆沒有之後,無疑讓女性隨之被物化,不再作為一名單純的人類。
道理不是多麼複雜,男方付出更多,或者全部由男方來承擔,怎麼讓女方的地位高得起來?
當然了,每一個文明也都不一樣,起碼西方文明的女性,別看各種新聞怎麼樣之類,她們實際上從未真正站起來過。
簡單說一點就足夠,西方很多文明的女性出嫁要隨夫姓。連姓氏都保不住,能奢望其它?
與此同時,一直標榜女強人文化的很多文明,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婦女只配當家庭主婦。
所以了,資訊這種玩意,歷來是想被看到才能得知,認知的一切不一定就是真實。
只需要知道一個道理,習以為常的事情沒有人會去一再強調,一定是越缺什麼才進行宣傳。
樓氏的隊伍在郤至的引領下入城。
樓令當然是第一時間帶著樓小白去拜見郤錡了。
“宴席已經準備妥當,下軍佐且隨我入席。”郤錡在這種大好日子,頂多是臉上帶著僵硬的微笑。
一個人要是長久面無表情,確確實實是會讓臉上肌肉在做表情的時候搞得很僵硬。
出嫁一方肯定要準備宴席,既是款待迎親隊伍,也是讓本家交好的朋友知道自家在嫁女兒。
所以,好多家族不止有人去了樓氏那邊,一樣會有人來郤氏這邊。
只是呢,參加了某一邊酒宴的客人,一定不會兩邊串場。
“出發後,除了隨行的人員和車隊之外,會有一批人先去‘韓’地。至可有說?”郤錡與樓令並肩而行。
樓令回應道:“下軍將說了。只要郤氏願意,我這邊沒有意見。”
那一塊“韓”地被樓令拿出來當聘禮,郤氏當然不會扣著,日後“韓”地就是樓小白的直轄地了。
在成親之後,樓小白和福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