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葉暢所言;下半年不是蔥嶺用兵的時節;哪怕遼東商會緊急提供的兩萬套棉衣棉褲和皮靴都送到了安西;在這樣的冬天裡頂風冒雪仍然是極危險的事情。主要就是龜茲到碎葉這一頓路;實在艱難;十月過後;基本就被雪覆蓋;而且風大得可以吹走人。
因此;在攻下怛羅斯之後;葉暢就沒有繼續向西用兵;他開始驅使俘虜開山鑿石;在怛羅斯西方修了十六處堡塢;每處堡塢各遣二至三十名士兵;負責烽火警戒。然後又加固了怛羅斯城;將城中的胡人全部驅為奴;以為他們幫助大食抵抗大唐的懲戒。
與此同時;天威健兒回撤;徵召的河北道的團結兵取代他們;三萬人守衛龜茲。原本的安西軍五千人留在怛羅斯;負責這個冬天的守衛、建設;剩餘不足一萬人則與城附兵一起;回到了碎葉;準備在碎葉過冬。
作為給這些背井離鄉的諸胡城附兵補償;葉暢在碎葉川兩岸進行囤田;商囤與軍囤兼顧;許諾以開墾出來的田地分賜與諸胡城附兵;這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兵力的不足。
“你以為大食會不會放棄?”李隆基聽得葉暢的安排;皺著眉頭道:“朕記得你曾說過;大食之根本在西方;如今正與大秦打得不可開交;他吃此苦頭;還會繼續向東?”
“若臣是大食人;便會與我大唐和好。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而且以戰促和;和方能久;不整軍修武;以備戰事;就沒有和平可言。那種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說法;多是別有用心故此;臣在怛羅斯;仍然在積極儲備物資;準備一場大戰。”
“你說的有道理;但今此一敗之後;大食尚有餘力與我戰否。”
“此事我軍雖是大勝;斬殺近三萬敵;俘虜五萬餘人;但是其中真正屬於大食本部的不過二萬人;而呼羅珊精銳;則只有一萬。大食雖是重創;卻還不能說傷精動骨;而且;大食雖敗;犬戎卻並未大敗。犬戎只是暫退;若大食捲土重來;他們也必再出小勃律入安西。居安思危;不可不慎之。”
“你在奏摺中說;有意招募流民入安西;又是何種章程?”
“臣有意募內地失地之民、無籍之戶;充實碎龜茲、葉川;使碎葉川永為漢土。”葉暢又道。
“多少人?”
“十至二十萬戶;五十至一百萬人”
李隆基對開疆拓土還是很熱衷的;反正葉暢的開中法經營邊疆;朝廷中樞只是提供政策;除了開頭時需要撥付一些錢糧外;最大的支出就是人口。在李隆基看來;大唐可不缺人口;最新一次戶籍調查;大唐已有九百萬戶、五千萬人口;而根據楊釗所言;還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隱藏戶口未曾入冊籍;若這樣算來;大唐人口總算當在七至八千萬
而且;這幾年人口增長的速度甚快;比起貞觀至神龍年間的千分之二的年增產率(《中國人口史隋唐卷》)還要高;達到了可怕的千分之四;也即意味著每年要新增數十萬人口。這是托葉暢種痘之法與病菌學說、產鉗推廣之福;大唐的母嬰死亡率極大降低;人口高速增長自是水到渠成。
無論李隆基承認不承認;葉暢的一些作法;已經極大影響到大唐了;比如說;他這個天子;就必須為那每年增長的數十萬人操心。等他們長大了成家了有孩子了;當如何給他們土地養活他們。
有關安西的事情;事無鉅細;葉暢都有一一說與李隆基聽;從人手的安排;如何讓商人來運作這遷民之事;如何利用諸胡去捕獲俘虜為農奴;還有安西之地適合推廣棉花。
李隆基這些年倦於政務;但說來也怪;聽得葉暢說這些細節;他卻是覺得津津有味。這是種田的樂趣;他畢竟曾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自然可以想象得到;按照葉暢的計劃;安西之地漸漸就會成為大唐的棉業基地、畜牧基地和外貿樞紐。到那時;漢人在西域的統治就會穩固下來;只要商路不絕;那麼漢人甚至能夠推到蔥嶺以西的河中諸國;在那裡囤墾開發。
“有勞葉卿了;你所奏請之事;朕皆準了。不過;方才朕說了;你擅自拿下高仙芝;終究要受罰……朕之處罰;你想不想聽?”
兩人細細談了一個多時辰;李隆基終於露出倦色;他覺得到了打發葉暢走的時候了;因此中斷了與葉暢的問對;將話題又回到最初時來。
“還請聖人降罪。”葉暢心裡是滿不在乎。
“朕欲將壽安賜婚與楊礎。”李隆基淡淡地道:“當初你既選了李林甫的女兒;就莫怪朕今日之決斷。”
葉暢只覺得一股熱血;直衝上頭
第一卷誰乘星槎破虛空 第39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