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萬的名將;他一個眼神一個念頭;便可能有千百人死去。
“會盟。”
“會盟?”阿詩瑪驚訝地重複了一句;然後明白關鍵所在:“盟約有何規定?”
“其一;雲南為華夏之地;大唐之土。”
“無異議”
“其二;諸詔諸蠻;皆為華夏之民;大唐之臣”
“亦無異議”
兩人一說一聽;最初兩條;都沒有什麼新意;但到第三條;阿詩瑪的神情便僵住了。
“其三;為禁蠻人諸兵互攻相侵;諸部都不得擅自擁兵;一應兵力;併入雲南團練使麾下。團練正使須為朝廷任命;副使由諸部推舉;軍中須以漢人為錄事參軍;教以大唐軍制”
這是收走各部部分兵權;阿詩瑪對這一點有些猶豫;若無兵權;他們諸部與漢人何異?他們這些部族首領的權力;又靠什麼來保障?
葉暢是鐵了心;不令各詔蠻中有常備兵力;至於私下的一些半農半軍的兵力;這是在所難免的;倒不急著一下子解決。他更看中的是須以漢人為錄事參軍這一項;也就是往蠻人組成的軍隊中派遣軍事顧問;藉助這些軍事顧問;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掌控這支蠻軍。
“其四;蠻人窮困;乃因不知如何生產;故此朝廷委派勸勤官;協助各部;編制戶籍;開墾田地;種植勞作。”
葉暢在這第四點又玩了陷阱;名義上是派勸勤官協助各部;實際上乃是派出生產顧問;插手蠻部民政;介入蠻部事務。這分明是為今後直接統治蠻部做準備;卻打出解決蠻人窮困問題的幌子;阿詩瑪算是蠻人中有眼光且聰明的;也不禁被此迷惑住。
要知道便是朝廷不委派;他們各詔當中;也沒有少聘用漢人擔任官職;便是南詔叛逆;手中還不是重用了姜如芝等漢人
將引與前方軍政之項比了又比;阿詩瑪一咬牙:“我部願從這第三第四項
“娓娘;你很聰明;越析詔有你;至少三五十年不會有任何問題。而且用不著三五十年;只需要五年乃至三年;你就知道;答應這第三第四項;其實對你們只有好處而無壞處。”
阿詩瑪苦笑了一下。
她能不答應這些麼;葉暢攜新勝之威;只怕整個雲南;再無一個部族膽敢不奉其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