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岑參倒還罷了;李白是個大嘴巴;幾乎藏不住什麼心事;若是給他知曉了;沒準什麼時候就說漏了嘴。既然要瞞著李白;於脆連岑參一起瞞住算了。
兩人反覆商議;將其策討論得沒有什麼漏洞;高適向葉暢拱了拱手:“暢然;多謝了。”
“有勞高公了。”葉暢道。
二人會心一笑;高適上馬向著洪濟城回去;那邊李白與岑參正圍著南霽雲說話;此時見了正要問;結果葉暢又走過來;拉著他們商量;若是犬戎再來騷擾當如何是好;這個問題吸引了他們;他們便暫時將高適的離開放在了腦後。
大半日之後;高適才又返了回來;他向葉暢使了個眼色。
“好;好;按著今日情形;咱們定然能趕在犬戎大舉進犯之前將糧食收盡。”葉暢道:“大夥繼續;我回城中為大夥請功——南八;你留在此處;帶著遊騎驅趕犬戎;休叫他們擾著大夥”
南霽雲領了命令;葉暢便與高適等聯袂回洪濟城。
原本隴右節度使的駐地並不在此;只是皇甫惟明心急立功;想要早些憑藉邊功回到長安;故此將駐蹕之處前移到洪濟城;對外揚言則是防秋。
當葉暢趕到時;卻見今日城中;比起平時人要更多一些了。
“據聞乃監軍大使到了——朝廷也是;弄什麼監軍大使”高適低聲說道。
葉暢心中雪亮;這監軍使便是邊令誠;這廝早不來;若是能比他早來幾天;葉暢就用不著瞧皇甫惟明臉色。不過結交閹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故此葉暢閉口不言;倒是旁邊的李白嘆息道:“朝中所用;非豎子便是閹宦;天子再聖明;群小包圍;又何能為?”
他是有感而發;將他驅離長安的諸勢力當中;高力士也頗出了不少力氣。
“呵呵……西面兩節度加安西四鎮;會有大唐全部兵力的一半;朝廷不遣監軍使才怪。”葉暢猶豫了一下;想到李白這個站隊從來站錯的政治幼稚病;覺得還是有必要點醒他一下:“天子雖倦政;卻還不願意大權旁落。”
高適、李白與岑參都是聰明人;只不過政治上李白有些幼稚、岑參還缺乏經驗;被葉暢一點醒;頓時領悟。
這不僅僅是不信任邊將的問題;還有一個大問題在;便是皇甫惟明與東宮太子的關係。
皇甫惟明在隴右;王忠嗣在朔方;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