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有邪教奸人等著刺殺您呢,求求您消停點好不好
這一回,百官的意見空前的統一。不管以前是不是政敵,更不管是否在朝堂上吵過架、下朝後陰過人、私下裡形如水火……全都意志堅定地紛紛上書要求皇上收回旨意,大有皇帝堅持要春祭,他們就停工罷朝的架勢。
沒法子,誰也怕惹事啊
這都是第幾回了?
火藥庫事件時被追究了一批官員,中秋宮亂時又被解決了一批,然後是最近的大象暴動……雖說這回皇上沒什麼下死手處置官員,但記上一過總是有的。
大家都是辛辛苦苦熬了半輩子才當上官的,說丟官就丟官,說處置就處置,大家壓力都很大啊
所以在明知道皇帝最近出行極度危險的情況下,誰也不敢冒險讓皇帝到京祭天去。
興耀帝的理由卻也很充分。他認為自己繼位後朝中頗多動盪,如今欽天監又上報說今年的氣候估計不太好,所以他要反省、檢討自己的問題,承擔天子應有的責任——也就是“天子罪己”。
皇帝也不是那麼好當的。權力雖大,責任卻更重大。而封建社會的皇帝,不僅得對朝政民生負責,還得對氣候收成什麼的負責……有些非人為造成的災難,也得由皇帝來負起責任來。
比如什麼洪水、蝗災、乾旱、地震……一旦發生這些天災,皇帝是必須下“罪己詔”,也就是皇帝的檢討書,來向天下人檢討自己的過錯的。小到宮裡的屋簷被雷電劈了一角,那也是皇帝出了問題……起碼大家都是這麼深信不疑的。
儒家信奉“天人感應”,認為天和人同類相通,互相感應,天能干預人事,人亦能感應上天。如果天子的作為違背了“天意”,上天便會降下種種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明君賢臣,則會出現種種祥瑞以示鼓勵。
現在興耀帝把大條道理搬出來,痛心疾首無比誠懇的自我檢討,簡直都要感動中國了……呃……總之他的正理群臣們還真無法從正面來反駁。皇上自願站出來向天下人反省自己了呀,這得是多寬大的胸懷啊,大家還攔著拉著也太不像話了。
但是臣下們也是絕不會退讓的……退個鬼,一旦這回皇帝再出點事大家就等著集體下崗吧都
君臣拉鋸了一整天,也沒個結果。朝會從早晨開到午後,愣是誰也不讓誰——單純從人數角度來論,興耀帝的戰力也夠強的,他可是一個人對抗著整個朝廷的官員們啊。
就算他有許多心腹,但這些人也因為種種顧忌不好開口表示贊同。
開玩笑,現在出來說贊同,萬一皇帝出事呢?他們不得第一批遭殃?
夏涵低垂著頭站在文官佇列中,滿耳都是同僚們接連不斷的上奏反駁之聲,他面上卻無一絲波瀾。
他雖然頗得聖寵,可官位低微,在這種高官重臣們紛紛出頭的時候基本上沒有發言資格。當然他本來也不打算發言就是了。
誰也不知道,慫恿興耀帝舉行春祭的人竟然是他。
百官的反應早在他的算計之中。用腳趾頭想都知道,在這種多事之秋,百官會同意皇帝出宮是絕無可能的。
大梁的官員們自來就有和皇帝吵架的好傳統,對興耀帝算是很客氣了,這還是因為興耀帝特別強勢的緣故。但是這回,再強勢也沒用——就算皇帝強行透過了這項決議,群眾們硬扛著不執行,皇帝也沒轍啊。
幸好興耀帝的目的本來也不是出宮祭祀。第二天,在和朝臣們扯皮半日後,他才“勉為其難”地決定將祭祀的地點從京郊皇莊改為太廟。
好吧,朕不出宮向天下人檢討了,朕到太廟裡去向列祖列宗檢討,你們還有意見麼?
這“漫天開價、坐地還錢”的招數,同樣是夏涵的主意。
於是新一輪扯皮又開始了。雖說去太廟的安全係數比到京郊去高了很多,但群臣還是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怎麼也不肯讓皇帝出宮。
好生生在宮裡待著吧您吶等大光明教的人抓得差不多了再說吧
然而皇帝這回卻不肯輕易再讓步,而是無比堅持自己的決定。君臣唇槍舌戰了三天,最終還是皇權略佔上風,立春太廟祭祀總算是透過了廷議。
後宮,永熙宮。
不過數月的時間,曾經繁華一時的永熙宮,竟清冷得可怕。宮女們走在落了雪的小徑上發出簌簌的聲響,愈發顯得宮室幽靜,空曠冷寂。
這時的永熙宮,和於氏剛剛被封為皇貴妃時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一般。
那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