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而走。太史慈緊追不捨,馬超等激戰一夜人困馬乏,漸漸被趕上。被合圍於一座小山之上。

我不久趕到。遂命大軍四下紮營,圍住土山。然後埋鍋造飯,休息一陣,第二日再戰。

馬超被圍,內無糧草、飲水,外我救兵,已至絕望。正當又渴又餓間,忽報蔣鋒派人送來乾糧、飲水,馬超、龐德愕然,然飢渴難耐,遂收下,用銀針試過並無毒素,遂放心飲用。然後精神漸復。

正在疑惑間,兵丁來報,馬岱將軍回來啦。馬超大吃一驚,和龐德急忙來見。三人相抱痛哭。超曰:“自動營時汝失蹤不見,吾以為汝已經被蔣賊所害,痛惜之。不想汝尚在人世。汝如何能直透重圍,到此見吾。”

馬岱苦笑道:“吾在動營當日,便被蔣將軍拿住。但其待吾甚善,好生款待,卻並未勸吾投降。並向吾言:不多日,即可令我見汝叔父及兄長矣。吾初時尚不信,卻不料應驗得如此之速。適才,我已見過叔父,蔣將軍並未苛待,反而好生侍侯。兄長,吾今日可以看出,吾等實不是蔣將軍之對手也。逆天而行,焉能不敗。今蔣公請吾來見汝等,言:吾素知馬孟起、龐令明乃世之英豪也,吾平日素敬之。今生能與公決戰沙場乃吾之幸也。大丈夫不以成敗論英豪,馬孟起仍是當世英雄。今蔣某不才,欲撫平四海,以安天下,如若公和令明肯來相助,則吾幸甚,天下幸甚。夫英雄者,善明時勢,知可為和不可為也。望明公自處之,鋒正掃塌以迎。”

馬超聞言,仰天長嘆道:“罷、罷、罷,今生能與蔣振華決戰於沙場,實乃人生一大樂事。今兵敗至此,尚如此禮敬。還有何話說。我和令明願降,但吾有一要求,韓遂此賊背友投敵,請明公必殺之。”

岱聽言轉告於我,韓遂坐於旁聞此言。跪倒於地,泣曰:“臣已為廢人,馬超尚不見容。如若明公殺公,則天下何人敢再降明公也。”

我大笑離座,將韓遂扶起。道:“韓將軍切勿擔憂。我向將軍擔保過必不會薄待將軍。將軍放心我決不會殺汝,待我馬上上山為汝和馬超說項。公安坐勿憂。”遂方驚魂稍定。

帳中大將和謀士聞吾欲親說馬超,皆曰不可。我大笑道:“馬孟起,世之豪傑也。我今日親往說降,安肯殺我。何況其父尚在吾軍中,我帶典韋同去即可,尚可保無憂。”眾人才勉強同意。卻在山腳準備大隊精騎,一旦事急,即可搶上前去。

我只帶典韋和數名親從,輕裝往見馬超。

馬超見吾親自來見,心甚感激道:“馬超乃敗軍之將,安敢勞將軍親自來說降也。只需一員偏將即可也。”

我大笑道:“馬孟起、龐令明乃世之豪傑也,不如此不足以顯公等之能也。今將軍肯歸降於我,實乃吾三生之幸也。吾今日指天為誓,必不相負。然則萬事皆可商量,韓遂卻不可殺。”馬超變色道:“此賣友之人超必殺之。”我手握超手,語帶誠懇道:“將軍此時也應明白了,此乃吾之計也。非韓遂過也。一切罪責在吾。今韓遂已降我,我若殺他,則吾必留殺降惡名於當世。後者無人敢歸也。願公思之。”超恨恨道:“即如此,吾日後也不欲與其相見也。”我喜道:“好,我當令汝父子和韓遂天各一方也。孟起,隨我回營吧。”

山下大帳中,眾將和謀士們大擺宴席,喜極而坐。惟以騰父子怒視韓遂耳。我於是令韓遂為西涼侯,往成都養老。張橫、成宜也封為將軍留在軍中聽用,和太史慈領軍往幷州招撫各郡。馬騰我令其為涼州牧,與其子馬休、馬鐵及張合同鎮涼州,招撫涼州各郡。

吾則和馬超、馬岱、龐德領大軍迴歸長安。不久涼州、幷州二州大部皆已平定。但惟有羌人和北方匈奴、鮮卑等時常襲擾。但如今大戰方定,尚須休養生息,故不得不暫時採取守勢,待日後時機成熟,再行殲滅。

第十三節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

先滅呂布再圖袁術

這段時間關東的形勢狀況。

自曹操令劉備往伐袁術以來,張飛鎮守徐州,因酒醉鞭韃原徐州元老丹陽軍將軍曹豹,被曹豹懷恨聯結呂布襲了徐州。

劉備後無糧草又無援兵,被袁術所敗,勢窮力孤,正欲遠奔。忽呂布遣使至,言取徐州乃不得已耳。今願將小沛與玄德暫住。率德無奈只好從之。

後孫策以孫堅所留玉璽作抵,向袁術借兵平下江東。孫策驍勇加上其父孫堅威名尚在,江南名士紛紛來投。周瑜、陳武、潘章、蔣欽、周泰、凌操、董襲等武將以及張昭、魯肅魯子敬、闞澤等謀臣也接連來投。不久即掃平江東,江東漸平。小霸王孫策之名遂傳遍天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