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家、顧家祖家,那都是要去的。
不過佟媽媽這話,倒是讓她想起了一件事。
年關將近,她的胞弟顧錦榮也該回來了。
父親覺得在家裡教養顧錦榮畢竟不好,家中只有他一個男丁,大家都寵愛他,恐怕把他溺壞了,到了八歲後就送去了七方衚衕讀書,那裡有兩個德高望重的翰林院老學士開了課,好多世勳官家的弟子都往七方衚衕去讀書,甚至是鎮威候世子、定國公兩個嫡子,都是在那裡的。
錦朝想起顧錦榮,便問佟媽媽:“既然要到年關了,大少爺什麼時候回來?”
佟媽媽笑著說:“……說是三五天內,夫人都讓把鞠柳閣旁邊的靜芳齋收拾一下,等大少爺回來就住。奴婢就準備了兩方硯臺,小姐倒是可以給大少爺。”
錦朝點點頭說:“你有心了。”心裡卻想著送硯臺未必好,顧錦榮既然在七方衚衕讀書,那好硯臺肯定是見了許多的,她那幾方端硯雖然質地上乘,但畢竟不是名家精品。
她其實對顧錦榮並不瞭解,九歲以前她住在紀家,兩姐弟見面也不過是年關、中秋這些時候,說不上幾句話,等她回到顧家了,顧錦榮卻搬去了七方衚衕讀書,一年到頭也只有年關的時候才回來。現在想起來,對顧錦榮的印象是十分模糊的。也不知道這個弟弟究竟喜歡什麼,她好投其所好。
錦朝吩咐佟媽媽:“去找母親身邊的徐媽媽問問,她帶大大少爺,肯定對大少爺十分了解,他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平日裡有什麼習慣,都問清楚。”
佟媽媽應諾,錦朝又想到了留香的來歷,招她靠近一些,低聲說:“另外……找一個你信得過的丫頭,去打探一下留香的來歷,千萬不要走漏風聲。”
佟媽媽有些吃驚:“……小姐的意思是……”話還沒說完,立刻又轉了話,“奴婢多嘴了,小姐吩咐的一定辦好,半點風聲也不會走漏的。”
她倒是個懂事的,錦朝對佟媽媽還是比較滿意的,憑她是母親的人,她就信任了三分。不過佟媽媽畢竟是內院僕婦,要去打探外院乃至適安別的地方的事情,恐怕也不方便。
留香說過自己有一個兄弟,在俞家做雜……
要是能打探到她這位兄長,那就再好不過了。
第 009 章 :錦榮
年關越來越近,府裡也喜氣洋洋的,貼了剪紙、掛了紅燈籠,又先擺了果子素食在神像面前。
錦朝每天醒來先去給父親請安,再到母親那裡坐一上午,與幾位姨娘、妹妹說話,下午則學女紅,到了晚上要看一會兒書才睡。
這幾日的功夫,父親只去看了母親一次,還匆匆的走了。
母親倒是不怎麼在意,臉上神情淡淡的,她卻總想起小時候,母親抱她在懷裡,跟她說和父親的故事。
那個時候母親眼睛裡都帶著笑,年輕的臉龐泛著光:“……你父親當年剛考上進士的時候,來紀家提親,你幾個舅母有意為難他,要他拿禮出來,羞得滿臉通紅的,比小姑娘還害臊……”
錦朝一直想象不出,嚴肅刻板的父親少年時如此害羞是什麼樣子。
正是學繡藝的時候,她坐在西次房裡,窗戶開著,陽光從刻海棠的窗欞上透進來,照在黑漆的黃花梨木小几上。小几擺了竹編小筐,整整齊齊纏著各色的絲線。錦朝繃了一張素絹繡花,她正在繡一叢四季蘭。
留香、青蒲站在她身後。
薛師傅看著她的繡品,嘖嘖稱奇:“大小姐最近進益非常,不過這花樣倒是少見。”
錦朝笑了笑說:“不過是開在山野的花,北直隸不常見,南方倒是有許多。”
薛師傅仔細端詳了許久,笑道:“我看您現在的繡工倒是有蜀繡的韻味,針腳嚴整細膩,色彩淡雅,瞧這花葉的邊沿,渾然天成。”
薛師傅擅長的是蘇繡。
錦朝心裡暗想,果然還是瞞不過薛師傅。
拾葉是四川人,最擅長的便是蜀繡,她母親是川蜀有名望的繡娘,把自己的絕藝都傳給了女兒,本來也想她成為一名繡娘,卻被賣到北直隸來。蜀繡傳承更嚴謹,而且流傳廣度不如蘇繡、湘繡,在北直隸一向比蘇繡少見,錦朝也是學了十多年才磨出來一手蜀繡精工。
不過原先一個女紅粗糙的大小姐,突然繡出精湛的蜀繡,確實惹人懷疑,她已經注意著讓針腳更稀疏,像蘇繡的方向靠攏了,但是薛師傅畢竟是繡藝行家,一眼就瞄出端倪了。
錦朝只得說:“……我看了母親那兒的錦鯉戲荷圖,覺得十分精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