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意著私底下學了學。”
母親有一扇錦鯉戲荷圖的屏風,是蜀繡精品,還是當年她成親時定國公府送的,闔府皆知。
薛師傅原來並不喜歡顧錦朝,顧錦朝不喜歡學習這些,她覺得學習女紅中饋最無聊了,對她也冷冷淡淡的,半個月都未必找她學一次。現在大小姐倒是勤勉許多,她現在這麼一學,薛師傅才發現顧錦朝天賦異常好,什麼針法都是一點就通,自然心生幾分喜歡。
她笑著說:“……大小姐天資聰穎。”
青蒲送薛師傅離開,留香幫她把針線收起來,笑著說:“奴婢瞧不出什麼繡藝,不過看小姐繡的花真好看,好像都能聞見香味兒似的。”
錦朝只笑笑。
過了一會兒佟媽媽來了,錦朝放下手中的小繃,又讓留香先去端茶,請佟媽媽坐在錦杌上。
她前幾日讓佟媽媽打聽大少爺喜好,回話說他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倒是愛收藏名家書法。今天來找她也不知是何事。
佟媽媽先喝了口茶,望了望四周無人,說:“小姐吩咐留香姑娘的事,我打聽過了。”
原來是留香的事……錦朝頓時提起了精神。
“留香姑娘是九歲那年被她父母賣進來的,當時給了二十兩銀子。進府之後先在杜姨娘那裡做小丫頭,沒有半年就去了外院的廚房,到了十四歲被分到了茶房,半年後到了您這裡。”佟媽媽簡單說了一遍,又繼續說,“我還著意打探了別的,當初她在外院廚房的時候,和幾個丫頭關係都不好。一個叫秋欒的丫頭告訴我,留香常常不在當值,也沒有管事責怪她,大家對她都有些排斥……也說過她手腳不乾淨,曾經拿了廚房一支五十年的人參,被責罰了一頓。”
錦朝聽到這裡,皺了皺眉:“她身在府中,又沒有病痛,拿人參來幹什麼?”
佟媽媽搖搖頭:“奴婢也覺得奇怪,許是幫別人拿的呢。”
留香還曾經在杜姨娘那裡服侍過,錦朝倒是不知道這事。不過這時間倉促,又要掩人耳目,佟媽媽也只是打探了個皮毛,用處並不大。錦朝想著自己也許應該找人在外面打聽一下。
佟媽媽說起大少爺的事,“……今天下午就回來了,您讓奴婢準備的幾幅字都準備好了,一幅石田先生、一幅枝指山人的。都換了紫檀木裱好,下午便送到靜芳齋那邊。”
錦朝搖頭說:“不用送,我親自拿過去。”
佟媽媽應下來。
青蒲進來了,她這幾日臉色也紅潤了不少,沒有原先蠟黃病態的樣子。她腳步輕盈地走到窗戶旁邊關上窗,說:“風大,小姐的病好了沒多久,可禁不得吹風。”
錦朝看了青蒲一眼,窗外沒有風。
佟媽媽說青蒲:“……青蒲姑娘回來伺候小姐最好了,從小伺候大的,總比別人貼心。”
錦朝替她說:“這是自然的。”
佟媽媽告辭了,錦朝又和青蒲說話:“我剛才還覺得太陽曬著暖和,微風倒也不礙事。”
青蒲卻遲疑了一下,手指撥動了手腕上那個鎏金的鐲子。她低聲道:“……隔牆有耳。”
她是說外面有人偷聽?
錦朝看著那個鎏金鐲子,認出是留香曾經戴在手上的,又想起青蒲剛來見她的那天,滿身樸素,連一隻素銀簪子都沒戴。她道:“我妝臺上有一對白玉鐲子,你拿去戴,鎏金的看著俗氣。”
青蒲忙道:“那是小姐的東西,奴婢怎麼能要。”
錦朝想起青蒲自小就這樣,她認定東西是小姐的,那就是小姐的,誰都不能搶。
她沒勉強她,暗想等一下讓佟媽媽送一些合適的首飾到青蒲房裡。
大少爺要回來了,肯定先要去見母親,錦朝想著不如她先到母親那裡去等著,讓青蒲服侍著換了一身雪青色繡纏枝紋的綜裙,覺得顏色太素淨,又穿了鶴鹿同春茄花色的緞襖。
到母親那裡坐下了,不一會兒又見到顧汐與顧漪也來了。郭姨娘和杜姨娘結伴而來,宋姨娘則一直都在母親這兒服侍。
宋姨娘服侍母親喝藥,又餵了她一顆鹽津梅子去苦味。扶著母親靠在大迎枕上。
“我也有大半年沒見過榮哥兒了,不知道長高沒有。”紀氏笑著說。
杜姨娘就道:“孩子一天一個樣,大少爺又正是長的時候,可不跟竹筍一樣見風就長。”
顧錦榮今年虛歲十二。
錦朝按著母親的手,打趣她:“弟弟回來了,您可別不疼我了。”
紀氏秀美的臉上出現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