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下心,等宋姨娘生了孩子就送她去尼姑庵,如今她這樣子,恐怕是哪裡都去不了了。
第九十七章 中元
幾個婆子抬宋姨娘回了內室。顧德昭才招了顧瀾和錦朝過來,說道:“宋姨娘戕害主母,我本想送她去靜妙庵了卻殘生。青燈古佛的伴著她,也好能贖一點罪孽……”
顧德昭還沒說完,顧瀾就淚如雨下:“父親,姨娘都這樣了,去了靜妙庵怎麼活得下去!”
顧德昭嘆了口氣:“瀾姐兒,你總要聽我說完……看宋姨娘現在這個樣子,是去不了靜妙庵了。桐若樓後面有一座修在華山松裡的聽濤閣,地方雖小,但是清淨。朝姐兒,你選兩三個穩重些的婆子和丫頭在聽濤閣伺候宋姨娘,等她小月子之後就搬過去吧……這也算是清修了。”
顧瀾仍有不甘,但看顧德昭的樣子,她就知道這事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還是先忍了這次,日後在說吧。畢竟父親正在氣頭上。顧瀾想到這裡便不再說話。
錦朝也想不到宋姨娘會突然瘋癲了,她本還想著把宋姨娘送去靜妙庵的。她往內室看了一眼,心裡卻有幾分懷疑,也不知道宋妙華是真瘋還是裝瘋……如果是真瘋倒沒什麼,要是裝出來的,她也是聰明極了,她做的那些事都被自己揭發出來,要不是裝瘋賣傻,可沒這麼好混過去。
錦朝應了諾,顧德昭才點點頭,帶著丫頭管事回去了。
錦朝起身走到正堂裡,跪在蒲團上喃喃說了幾句,給菩薩上了香。
顧瀾跟著她出來,站在她身後冷冷地問:“你是不是在和紀氏說,你幫她報仇了?”
錦朝搖頭,嘆了口氣說,“我只是給菩薩上一柱香而已。這菩薩請進來,姨娘一天都沒有拜過,菩薩知道人誠心不誠心的。”她轉過頭,發現顧瀾看她的眼神是從未有過的怨毒。
這也是應該的。她知道宋姨娘的孩子是顧錦朝害死的。
“你害了我尚未出世的弟妹,害我母親瘋了……顧錦朝,你的心腸真是歹毒。”顧瀾低聲說,“你可不要忘了。你還有把柄在我手裡。你和陳玄青那些事,怕是沒有人比我更清楚了……”
錦朝說道:“你只看得到自己受的苦,就看不到宋姨娘是怎麼害我母親的,你是怎麼對我和錦榮的!自己陷害別人,那就是理所應當的。別人反擊了,你就覺得自己是無辜受害,要跳起來咬人不成?”
她輕輕一笑:“顧瀾,斷沒有這樣的說法。”
顧瀾咬著唇,冷冷地看著顧錦朝,過了好久。才低聲問道,“你……究竟動了什麼手腳?”
錦朝不再理會她,轉身往門外走去。
要是讓顧瀾知道,害她姨娘的藥枕是她親手送來的,剛才當著她的面拿出去銷燬了。那也必定很精彩。
不過還是算了吧。
次日早上,姨娘小產的訊息闔府都知道了。不過也沒有人敢去看她,顧德昭讓她搬去聽濤閣的意思很明確,這是根本不打打算再見她了,誰還會去觸黴頭。顧漪和顧汐倒來和錦朝說了幾句話,宋姨娘這下才是真的不能翻身了,她們倒是為長姐高興。
顧錦朝請她們吃過了午飯。徐媽媽帶著幾個婆子來見她:“……是原先服侍過夫人的,看著宋姨娘最方便。”
顧錦朝一一看過了,三個婆子都十分的沉穩。她囑咐這三位婆子看好宋妙華,宋妙華是真瘋還是裝瘋,沒人知道,但她要是能這樣一直‘裝’下去。那對她來說就無所謂了。
徐媽媽和錦朝說顧瀾:“……她向老爺請了命,也在自己院子供了菩薩,如今也不愛出門,整日練字抄經書,或者做女紅針黹的。十分安靜。”顧瀾還是不能去見宋姨娘,她倒索性關起門來休養生息了。
錦朝點頭示意她知道了,一會兒李管事過來找顧錦朝,說顧德昭要和她商量顧錦榮進學的事。
他如今在服孝,不能去七方衚衕讀書。
顧德昭還找了顧錦榮過來,問他的意思,又說:“……不如請了西席過來授課業。你畢竟三年後就要參加鄉試了,讀書的事也馬虎不得。”
顧錦榮回道:“兒子也知道,只是兒子覺得西席也不好找。學問好的不一定授課就好,授課好的,也多半是國子監的先生或是翰林出生……”也不會過來單獨給他授課。
顧錦朝在旁聽了,就和顧德昭說:“……我聽說餘家的族學很好,上次北直隸的春闈,他們還出了兩個舉人。何不讓榮哥兒去餘家的族學。餘家也在四里衚衕,每日都能往來,也不算是不守制了。”
顧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