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也不能違背朝規在正經田地上面都種馬鈴薯不種麥子。
隴北官府禁止農民在正經田地上種馬鈴薯。
於是,來自長安的前任司農林比安毛遂自薦擔任了巡視官,帶著人去封地七個城府的村子巡視,除去視察馬鈴薯,還有冬小麥的種植情況。
十一月將至,已下過三場中雪的隴北迎來了預料當中的大暴雪。
猖狂的西北風將鵝毛大的雪颳得漫天飛舞,天空被雪掩蓋的一片灰暗。
千里飛雪,天地白茫茫,隴北城府裡的人都凍得縮在屋子裡不敢出來。
“隴北官府讓咱們在沙土地種的馬鈴薯剛長出苗子,這下了大雪,就得凍死了。”
“這可怎麼辦,明年開春的口糧就指望著馬鈴薯了。”
隴北鄉村裡的村民聚在一起為半個月前種下的馬鈴薯愁眉苦臉。
不到半日,縣裡派了衙役到村裡傳令,讓村民不要冒雪去給馬鈴薯掃雪凍壞身子。
“今年天降大暴雪,怕是要形成雪災。往年雪災要凍死餓死人,今年有了糧食餓不死人,就怕凍死人。官府說了,好日子在後面呢,鄉親們都好好活著以後過好日子。”各村的里正又特意召集村民,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冒雪去地裡,更不要去山裡打獵。
且說回屹部落今年夏、秋季沒能從定朝玉門、敦煌一帶的村子搶到糧食。
到了冬天為了生存,先是把兩千多名老弱病殘的回屹人趕到了定朝的邊界,而後去搶吐蕃國、匈奴王朝的糧食。
吐蕃國的貴族冬天吃青稞、牛羊肉、酥茶,百姓、奴隸可就沒這麼好了,都是吃得青稞糊糊、乾菜。
吐蕃*隊以前裝成馬匪搶定朝的糧食搶習慣了,今年聽說虎奔軍在鎮守邊境,不敢去搶,就去搶回屹部落。
匈奴王朝的物資還不如吐蕃國,到了冬季不但沒吃的還沒有禦寒的衣物,不出國去搶劫就活不下來,既然不能去定朝搶,那就改成去回屹部落、吐蕃國搶。
於是回屹部落、匈奴王朝、吐蕃國三方從一入冬開始,就為了糧食物資開戰,打得不亦樂乎。
天降大暴雪之後,糧食竟是成了奢侈品,三方的戰爭達到一天一戰,慘烈到戰勝方的糧食還沒有吃到嘴裡,就又被搶走了。
回屹部落的實力最差,十回有七、八回打敗仗,一些小的部落整個被滅殺。
中型的回屹部落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合併成為大部落。這樣一整合,只留下精兵強將及一些年青的婦人,其餘的人全部被拋棄。
被棄掉的回屹人為了活下來,只有冒著暴雪挨著餓往東邊的定朝邊境走。
一些回屹老人死之前囑咐回屹婦人把他們的肉當成糧食給回屹小孩子吃掉,無論如何也要回屹的小孩子活著到定朝去,哪怕成了奴隸,也比死了強。
回屹部落的棄民在吃了同族人血肉的情況下,無比艱難的逃到了定朝的玉門、敦煌城門下。
早就得了隴北官府命令的玉門、敦煌長史下令收容回屹部落的棄民。
“護國公主有令,凡是逃難到本朝的回屹人,只要入了本朝戶籍,就成為本朝人。”
衣不裹體餓得只剩下皮包骨奄奄一息的回屹棄民彷彿聽到了聖音,一雙雙絕望的眼睛裡有了希望。
可是這件事引起了玉門、敦煌百姓的強烈牴觸,他們說回屹人是漢人的死敵,等到在這裡紮了根,就跟與回屹部落裡應外合佔領這裡。
有十幾位告老還鄉的官員及名士聯名寫了奏摺越級報到朝廷,將何敬焱、李晶晶告了。
何冬直接將此事壓了下來,還把奏摺轉發給何敬焱、李晶晶。
何敬焱原本是要把回屹人就近安置在玉門、敦煌城府,看來此法不可行,只能另想辦法。
------題外話------
現在本文在月票榜的名次靠後,親們把手裡的票都投給本文。謝!
章節、17 敬淼情竇初開傷心 張進士如願成郡馬
焱王府的議事廳燭火亮了一夜,何敬焱及十幾位隴北高階官員終於定下接收回屹棄民的方案。
何敬焱派虎奔軍將回屹棄民接到金城來安置,這樣不但避免了回屹棄民與境外的回屹部落勾結,還容易教化他們。
金城遠郊災民得到緊急任務,就在災民區旁邊修建一個大的回屹人區。
半個月之內,兩千多名回屹災民陸續到了金城,住進了回屹人區。
回屹災民到了這裡,擁有了固定居所,糧食、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