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筷、土地,簡直到了天堂,對隴北城府感激不盡。
隴北官府為了讓回屹棄民迅速跟金城百姓融合在一起,頒佈告示,回屹人與漢人通婚,官府獎勵銀錢三兩。
告示出來不到半個月,就有三百多名回屹婦人嫁給了災民區的漢人。
這些回屹婦人都是三、四十歲,以前在回屹部落裡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根本不會種地,還帶著未成年的小孩子,也不會說定朝語,想要在金城活下來,只能依附著漢人男子。
她們嫁的漢人男子都是在地震時失去妻子的鰥夫,家裡有老人要侍候,還有孩子要照顧,沒個婦人實在不行,可是災民區的寡婦嫌他們窮都嫁給了金城當地的男子,只有了娶她們。
雙方搭夥過日子,語言、生活習慣都不同,需要長期的磨合,好在隴北給了銀錢,又有土地,只要夫妻齊心協力,日子會一天天的好起來。
何敬焱秘密選了一百個回屹的孤兒,安置在金城的靖遠縣,由李雲青派來的幾個老細作訓練成為定朝的細作。
這件事做的悄然無息,回屹棄民都不知曉,更別說當地的百姓。
大暴雪過後,隴北迎來了乾冷的天氣,天天都是西北風呼嘯,風硬得能吹到人的骨頭裡去。
金城黃河兩邊的桃、梨樹都被河邊的大風吹得彎了腰,綠色樹葉仍是牢牢的掛在樹葉上,成為奇觀,引來了各地知名的大畫家到此作畫。
李晶晶終於下令災民區及回屹區的百姓在今年夏天開墾出來的三萬多畝地裡全部種上了馬鈴薯。
這些地是經過開荒挖出來的新地,不是朝廷在冊的地,種植什麼由隴北官府說了算。
賀氏又給何敬焱、李晶晶來信了,這回信裡的內容說的是何敬淼的親事。
之前賀氏給何敬淼說過三個少年,都是今年科舉新榜進士。
其中一個少年進士是來自湖南道潭州書院的學子,名叫張湘奉。
此人曾跟李去病是同窗,家裡人口簡單,沒有通房、妾室,上界科考因著爹孃去世要守大孝就沒參加,這界參加科考一舉中了二等的進士,現在長安書院進修,準備兩年後回潭州書院當師長。
何慶、孔葉、何敬焱、李晶晶都覺得這個人合適,但是何敬淼覺得他生得不俊,沒有相上。
這回賀氏在信裡說的少年只有一個,就是慕容家族的嫡子慕容清剛,也就是秦山憶的夫人慕容清芳嫡親的二哥。
慕容清芳曾被列為何敬鑫妻子的待選人,如今她的二哥又被列了了何敬淼夫君的待選人。
慕容清剛今年十九歲,今年開春剛考取了秀才功名,如今在長安書院讀書,要再過三年才能參加府試考舉人。
他跟慕容家族的子弟一樣,自幼經商,現在便是有了功名,也沒有放棄做生意。
如今他的產業不比慕容清芳少,除去有九艘大貨船,還有十幾個商鋪,在長安、洛陽都有幾處房產。
他為人比較低調,不想壓了嫡親大哥風頭,外面的人並不知道他的生意做的大。
李晶晶曾去過慕容家族,還住了幾天,見過慕容家族所有人,對慕容清剛一家人都認識。
慕容清剛的生父是慕容豐的四兒子慕容老四,脾氣比較急,說話直爽。
生母寇氏是開朝從四品官員的嫡女,若不是開朝滅亡,家裡敗落,不會嫁給慕容老四。
她性子溫柔,卻是自命清高,跟幾個妯娌關係很一般,自從婆婆去世之後,只要慕容老四外出做生意,她就回孃家去住。
李晶晶拿著信看了一半,自語道:“慕容清剛本人不錯,只是他的生母寇氏不是好相處的人,淼娘要是當了寇氏的兒媳怕是有得苦頭吃。”
何敬焱一聽是慕容家族,便搖頭道:“不行。慕容家族人口太多,淼娘不能嫁到慕容家族去!”
李晶晶把賀氏的信看完之後,也不吭聲,讓何敬焱自己去看。
原來何敬淼是在與何敬鑫開的茶館裡相中了帶著學友去吃的茶慕容清剛,而後她去跟孔葉說一定要嫁給他。
孔葉便讓管家去打聽慕容清剛的情況,得知此人容貌非常英俊,人品沒有問題,只是城府深心機重,家裡人口多,生母寇氏清高不合群難侍侯,又有了兩個通房,覺得不適合心思單純的何敬淼,便不同意。
何敬淼性格非常倔強,傷心難過的不吃飯。
孔葉愁得去找曲氏、賀氏討個主意。
賀氏便趕緊給李晶晶寫信,讓她跟何敬焱其中一人先回長安來勸勸何敬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