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3 / 4)

小說:永曆四年 作者:蒂帆

沒什麼不正常的,這是在南方抗倭時的鴛鴦陣殺手隊武器配置搭配了略作修改的北方守邊時的火器隊,由此組成的步兵營。吾思之,這大概是這位陳大帥對於鴛鴦陣的特殊見解吧,否則戚爺爺當年也不會到了北方之後將在南方無往而不利的鴛鴦陣進行多次修改啊。”

一席話說完,樓家的老族長越想就越是覺得他摸到了陳文的一些對於鴛鴦陣的全新思路,心中的喜悅之情也是再難掩蓋。

當年他的祖輩追隨戚繼光抗倭時,鴛鴦陣便是克敵制勝的法寶,後來戚家軍失勢後,鴛鴦陣也再沒人拿出來用了,反而都去學李成梁那一套吃空餉養家丁的招數。

直到今天,終於還是有人把鴛鴦陣和戚繼光的兵書戰陣拿出來殺韃子,那個戚家女婿的說法就算不是,應該也不會相差太遠,這個明軍主帥起碼是一位和蓬萊戚家有關聯的人物,否則一個尋常人怎麼可能對戚家軍的傳統如此熟悉。

嗯,一定是這樣的!

自覺著這個訊息事關重大,樓家的老族長連忙派人把各房的主事之人全部請來。待全數到齊後,樓傳宗再度將他看到的一切說給了這些樓家的長輩,比剛剛說給樓家的老族長時還要流暢。

聽過了這個訊息,樓家的各個長輩也都振奮不已,而這其中樓繼業的父親更是聽得老淚縱橫,因為他的兒子不僅還活在人世,更是如他父親所說的那般會為樓家光宗耀祖。

見樓繼業的父親還在緬懷亡父,早已經耐不住的樓家的另一位長輩便向樓傳宗問道:“傳宗,繼業侄兒在這位陳大帥軍中擔任何職?”

“參將,都督府職侄兒沒多問,但是此番陳大帥只是帶了一小部分軍隊趕來,便將作為主力鴛鴦陣交給十六哥指揮,想來是受了重用的。”

那位樓家的長輩點了點頭,緊接著又一個長輩向樓傳宗發問:“除了繼業,可還有其他當年在戚爺爺麾下為將的子弟在陳大帥軍中?”

樓傳宗想了想了,繼而回答道:“這支王師之中頗有些義烏子弟,小侄只認識一個後宅葉家的,是一個千總。不過聽陳大帥說起,吳家也有一個子弟在陳大帥麾下為將,眼下作為加銜總兵留守台州的老營,很快就會前來匯合。”

樓傳宗所說的吳家便是吳坎頭的那個吳家,浙軍名將吳惟忠背後的家祖,而那個吳家的子弟便是早已被魯監國任命為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大蘭山副將的吳登科。

聽到這裡,眼見著各房主事之人還要多問,樓家的老族長咳嗽了一聲,便示意他們不必再問下去了,隨即與眾人吩咐任務,一時間竟頗有些祖上那些大帥的風範。

“老四,你閨女不是嫁到後宅鎮上了嗎,讓你家傳熙過去一趟,帶個口信,問問葉家有什麼想法。”

“五叔,小侄明白了。”

“老九,讓你兒子現在就去吳家,就說吾有要事相商,請吳家的族長明日中午務必到老地方一晤。”

樓家與吳家相隔甚近,兩家也比其他各家更為親近,樓家的老族長早年和吳家的現任族長交好,即便是上了年紀每隔個一段時間也要聚在一起喝點小酒,關係自然非同尋常。

“是的,五伯。”

“老十一,你做事最是穩妥,去府城瞅瞅,或許咱們樓家可以送陳大帥一份厚禮!”

“五伯請放心,小侄定會把府城的情況打探清楚。”

第四十一章 同力(三)

幾乎就是在樓家商討著如何送陳文一份大禮的時候,金華府的府衙之中,代掌庶務的金華府推官李之芳也召集了府城的官員們商討此間的對策。

李之芳,山東武定州人士,順治四年進士,在陳文的那個時代,曾經在三藩之亂期間出任浙江總督,有效的抵抗住了耿精忠對浙江的攻伐,乃是此間尚被關在天台山老營的提標左營副將李榮在那時的老上司。

很久以前,武定州有個“李閣老”的歷史傳說,其原型便是此人。只是在那個傳說中,李之芳卻是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愛情結晶,被一個賣豆腐的李老漢收養才姓了李,後來不僅中了狀元,還獨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對抗吳三桂,交戰之時更是靠著陳圓圓留給他的一面吳三桂的帥旗引出了吳三桂的愛子情深,由此平了三藩之亂。

只不過,此間的李之芳卻並不是在那個傳說中在戰後被康熙封為“平南王”的那個“李閣老”,而是前半生順風順水,等待著二十幾年後在衢州抗衡耿精忠,而此刻卻要面對一場在他的人生中本不該出現的一場大變局的金華府推官李之芳!

自八月二十八清軍被明軍擊潰,進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