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1 / 4)

小說:帝國風雲 作者:溫暖寒冬

拿到任命書之後,馮承乾才搭乘郵輪返回帝國。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德皇一直給他留著帝國海軍戰爭大臣的位置,在他去遠東任職期間只任命了一位副臣。

一八九五年七月十五日,馮承乾回到柏林,繼續擔任帝國海軍戰爭大臣。

雖然大清與日本的戰爭遠在萬里之外,但是造成的影響在歐洲都能感覺到,特別是黃海海戰帶來的啟示。

回來後不久,馮承乾就收到訊息,費希爾受到英國皇家海軍重用。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奇怪,因為費希爾還不到五十五歲,在將星如雲的英國皇家海軍中根本排不上號,讓他擔任第一海務大臣,著實年輕了一些,但是馮承乾並不覺得奇怪,因為大東溝海戰,已經證明了費希爾的理論,即擁有速度優勢的主力艦在海戰中有主動權,能輕易壓制速度較慢的對手。

果真如此嗎?

馮承乾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即速度很重要,卻不是唯一,只有效能均衡的戰艦才能在海戰中獲得優勢。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雖然日本聯合艦隊佔盡優勢,卻沒能擊沉北洋艦隊主力艦,反而多艘主力艦遭到重創。要不是北洋艦隊素質低下,而且沒有合理使用彈藥,日本聯合艦隊被擊敗也不是不可能。

在費希爾的堅持下,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建造快速戰艦。

馮承乾沒有跟風,因為他知道,所謂的“快速戰艦”很快就會被淘汰,德意志第二帝國沒有必要在這上面花費金錢。

年底,馮承乾向德皇提交了修改後的造艦計劃。

在他規劃的帝國第一個五年造艦計劃中,已有三艘開工,還有兩艘將在一八九六年與一八九七年建造。雖然這兩艘戰艦的設計工作都已啟動,其中代號“F”、即在一八九六年建造的那艘已經完成了設計,只等帝國政府撥款,但是馮承乾仍然決定推到重來,在一八九六年不建造主力艦,把兩艘戰艦的建造工作安排在一八九七年,而成為一級,即採用相同的設計方案。

德皇沒有反對,俾斯麥也沒有反對。

此時的馮承乾,不再無依無靠。遠東之行後,馮承乾在帝國的地位大大提高,不但更得德皇期中,連俾斯麥都得禮讓三分。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在遠東地區苦心經營數十年都沒什麼收穫,當初連租借一個小小的金門島都沒辦到,馮承乾只去了一年多就拿到了山東半島。

更重要的是,帝國的資本家更加看好馮承乾。

透過與大清的軍火貿易,以及在山東半島上的勢力擴張,帝國資本家在遠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喝水不忘挖井人,在馮承乾回到柏林後,幾乎天天都有人請他赴宴。

有了實力,說話的聲音自然更加響亮。

別說改變兩艘戰艦的建造計劃,就算馮承乾提出擴大造艦規模,德皇與俾斯麥也不會提出反對意見。

當然,馮承乾很理智,沒有急著跟英國進行造艦比賽。

馮承乾的一貫原則是重質不重量。此外,帝國的工業實力還不夠強大,科學技術水平也比不上老牌強國,需要足夠的時間進行積累,因此沒有必要建造太多的戰艦,而是以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步提高戰艦的效能。等到技術成熟、工業實力增強之後,再大批次建造戰艦也不遲。

只是,每級戰艦隻建造一艘,也著實有點浪費。

此外,馮承乾還得考慮一個問題,即隨著造船實力增長,每年只建造一艘戰艦,必然出現僧多粥少的問題,那些發展起來的造船廠拿不到訂單,遲早會倒閉,因此必須適當的擴大造艦規模。

問題是,大力建造主力艦的話,必然引起英國警惕,導致英德關係惡化。

想到這些問題,馮承乾開始制訂帝國海軍的第二個五年造艦計劃,除了把主力艦的建造速度提高百分之五十之外,他把重點放在了輔助戰艦上,比如巡洋艦、驅逐艦,以及剛剛問世的潛艇。

第四十二章 低調行事

一八九六年,新年的第一天,馮承乾迎來了開門紅。

當天上午,德皇腓特烈三世以馮承乾為帝國在遠東地區開疆託土有功,晉封馮承乾為帝國“遠東公爵”,保留“勃蘭登世襲伯爵”爵位,年俸提高到二十萬帝國馬克,領東普魯士屬地。

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殊榮,哪怕“公爵”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頭銜。

馮承乾並不覺得高興,因為他知道,德皇給他的榮譽越多,他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關係就越不可分,而他並不想這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