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不能拒絕德皇的獎賞。
辦完這件事,馮承乾找了個理由離開柏林,去了威廉港,把心思都花在了準備在明年開工建造的那兩艘主力艦上。
這次,馮承乾沒有好高騖遠,決定腳踏實地的搞出兩艘像樣的戰艦。
與以前一樣,在設計之前,得根據建造經費與海軍的戰術指標,訂下戰艦的主要效能指標,特別是與建造費用直接掛鉤的排水量。然後再在基本效能指標之下,決定戰艦的各項基本資料。
花了兩個月,馮承乾才訂下了戰艦的基本效能指標。
馮承乾沒有提出過高的要求,戰艦的標準排水量只有一萬六千噸,與一八九五年開工建造的“奧古斯塔皇后”號相當,最高航速為二十節,僅比“奧古斯塔皇后”號略高,在同期主力艦中並不出眾。
進入到細節設計階段,馮承乾再次與設計師產生了分歧。
關鍵就是,排水量訂得太低了,而馮承乾又要求在火力、防護與速度上達到均衡,且至少達到同期主力艦的平均水準。在絕大部分設計師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把排水量增加三千噸。
馮承乾沒答應增加排水量,因為這會大幅度提高建造成本。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設計師認為只有在較短的艦體上,才能安裝較為厚實的裝甲,也才能在三大主要效能上取得均衡。可是這麼一來,火力配製就成了問題,無法滿足馮承乾提出的要求。
最後,矛盾集中到了火力配製上。
馮承乾不是不知道總體設計的問題,因此提出了兩套方案,即四座雙聯裝炮塔與三座三聯裝炮塔。
相對而言,設計師較為支援前者。
問題是,在炮塔布局上,馮承乾依然堅持沿縱軸佈置,而設計師認為,要想保持合理的艦體長度,就得采用傳統的佈局,即把兩座炮塔設定在側舷,只沿縱軸在首尾各部署一座炮塔。
因為馮承乾堅決反對這麼佈置炮塔,所以最終選擇了第二套方案。
設計師沒辦法反對馮承乾,也就只能讓步。
馮承乾並非無理取鬧,確定了炮塔的佈置方式之後,在火炮口徑上做出妥協,即答應採用四十五倍徑的三百毫米主炮,而不是即將研製成功的四十倍徑三百五十毫米主炮,只是要求在設計的時候,考慮到將來換裝成雙聯裝三百五十毫米主炮炮塔的可能性,因此得在炮座上留下餘度。
顯然,這是一個較為合理的要求。
一八九六年十月,最終設計訂了下來,新主力艦採用三座三聯裝炮塔,採用前二後一的佈置方式,配備四十五倍徑三百毫米主炮。戰艦的標準排水量為一萬六千五百噸,比最初規定的多出了五百噸,主要用來增強炮座的承受力,以便在今後換裝口徑更大的主炮。戰艦的主裝甲帶厚度為三百毫米,炮塔正面為三百二十毫米,司令塔為三百六十毫米,此外還有八十毫米的水平裝甲。
可以說,這是一艘效能十分均衡的戰艦。
可惜的是,因為蒸汽輪機沒有研製成功,所以這種後來被命名為“德意志”級的主力艦仍然算不上是現代意義上的戰列艦,最多隻能算得上是前戰列艦,與後來出現的那些新式戰艦有較大的差距。
只是,“德意志”號,以及姊妹艦“普魯士”號的基礎非常紮實。
十多年後,這兩艘戰艦都進行了現代化改裝,排水量增加到二萬二千噸,換上了三百五十毫米主炮與蒸汽輪機,還把燃煤鍋爐換成了燃油鍋爐,主機功率提高到八萬馬力,戰艦的最高航速超過二十七節。雖然沒有增強裝甲防護,但是做為主力艦,“德意志”級的防護能力仍然強於後來的戰列巡洋艦。
事實上,馮承乾主導設計的戰艦,都有這樣的特點,即在後期進行全面改裝之後,即便無法跟效能強大的新式戰列艦相提並論,也足以壓制戰列巡洋艦,從而避免在十年之後建造戰列巡洋艦。
這種前瞻性,為帝國海軍節約了大筆費用。
要知道,每一艘主力艦的造價都不會低到哪裡去。如果一艘戰艦隻用十年、或者二十年就因為效能落後,且無法改進而退役,那將是一筆非常大的損失。更重要的是,以帝國海軍的造艦速度,如果主力艦的服役週期只有十年、哪怕達到二十年,也永遠不可能超越實力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加快造艦速度的話,又會引起英國的猜疑,導致英德關係迅速惡化,在帝國還未發展壯大之前就不得不面對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只有延長戰艦的使用期限,才能在英國不知覺的情況下,緩緩提高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