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注重防護的美國戰列艦,在裝甲配製上也沒有“拜仁”級這麼豪華。
因為把重點放在了防護上,所以“拜仁”級的設計航速只有二十三節。
當然,這只是設計時的航速。
雖然拖延工期,造成“拜仁”級的建造進度嚴重滯後,但是也帶來了一個好處,即可以採用更加先進的裝置。比如,在正式開工建造前,帝國已經能夠製造出效率更高的燃油鍋爐與功率更大的蒸汽輪機了。結果就是,“拜仁”級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由設計時的五萬六千軸馬力提高到了七萬二千軸馬力,最高航速也相應的提高到了二十五節,而且工程師認為能夠達到二十六節。
可以說,只要“拜仁”級能夠順利建成,在各項xìng能上都能壓倒“伊麗莎白女王”級。
關鍵就是,這種備受期盼的戰艦能否順利建成,以及能否趕上最關鍵的時期,參與最關鍵的戰鬥。
對此,馮承乾不抱多大希望。
雖然在他熟知的歷史中,英德海軍決戰在一九一六年,但是歷史已經發生改變,帝國海軍在一九一四年就取得了兩次極為重大的勝利,打破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壟斷地位,開闢了更加有利的戰場環境。
按照馮承乾估計,最遲到一九一五年下半年,英德海軍就將進行總決戰。
關鍵就是,到這個時候,計劃中的四艘“伊麗莎白女王”級都將建成,而追加的第五艘也將在一九一六年初建成。此外,在“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基礎上簡化而來,即用燃煤鍋爐替換燃油鍋爐,大幅度降低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從而降低造價的“復仇”級戰列艦也將在一九一五年陸續下水。
也就是說,到一九一五年下半年,英國皇家海軍將重獲兵力優勢。
拖下去,顯然對英國皇家海軍不利。
要知道,已經動工的三艘“拜仁”級都將在一九一五年底之前建成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