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還不是美國的最大債務國。
擺在英國當局面前的問題是,要想讓美國參戰,就要讓美國在英國下更多的賭注,也就需要在美國獲得更多的貸款,並且把這些貸款用來購買美國的商品,讓英國成為美國企業的最大客戶。
為此,英國只有一條出路:奪回制海權,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全面封鎖。
說得簡單一些,只要美國的商品還在源源不斷的運往德意志第二帝國,那麼美國銀猝發放給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貸款就將越來越多,美國下在德國身上的賭注也就越來越大。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債務超過了英國,那麼美國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幫助英國,而會支援德意志第二帝國。
也許有人會說,美國的通用語言是英語,而且白人主體是英國後裔。
別忘了,在美國的白人族群中,僅次於英國後裔的就是德意志後裔,而且說德語的美國人不比說英語的美國人少多少。
更重要的是,美國早已獨立,而且在獨立期間與英國的關係並不融洽。
美國人在追求美國人的利益,而不是在為前宗主國服務。如果幫助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夠給美國帶來更多的利益,那麼那些最大的利益獲得者,也是那些操控著美國政治的利益集團就不會為英國服務。
如果說,英國在此時就已束手無策,那還太早了一點。
一九一六年一月二十二日,英國海軍大臣費希爾到達華盛頓,向美國提出再美國感興趣的殖民地租借戰艦。
顯然,英國佬並不笨。
在大局的影響下,美國參戰的可能xìng並不高,因此在沒有辦法讓美國參戰的情況下,如果能夠獲得一些好處,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而英國最想獲得的,也是最需要獲得的就是美國海軍的戰艦。
看得更長遠一些,如果能夠用美國的戰艦扭轉敗局,說不定還能拉美國下水。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英國皇家海軍能在海洋戰場上取勝,再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