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3 / 4)

小說:帝國風雲 作者:溫暖寒冬

同期傷亡總數不到四十萬。資源消耗方面,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是中國的兩倍以上。

可以說,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在這場戰爭中拼盡了全力。

相反,中國卻仍然處在爆發狀態之中。

如此一來,中國開闢新戰線,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減輕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爭壓力,讓德意志第二帝國獲得了喘息機會。

當然,看待這個問題,必須有足夠長遠的眼光。

早在一九四一年底,馮承乾就提出,不要指望在一九四五年之前擊敗美國,哪怕英國與紅俄都在一九四五年之前戰敗,只要美國本土還沒有遭到大規模打擊,美國就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投降。

對此,其他領導人也有非常清楚的認識。

這下,問題就來了。

如果戰爭拖到一九四五年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很有可能堅持不到勝利的那一天,甚至會在此之前戰敗。

原因很簡單,拖到一九四五年,德意志第二帝國遭受的損失、付出的代價將超過其最大承受能力。也許,德意志第二帝國不會戰敗,但是也不會在戰爭中做出更多的貢獻,剩下的就只能靠中國了。

顯然,沒有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中國也很難打贏這場戰爭,至少難以取得真正的勝利。

為此,就得想辦法減輕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爭壓力,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儘快開闢新戰場。

攻打澳洲大陸,也算得上是開闢新戰場。

只要美國不肯放棄澳洲,就肯定會在這裡投入重兵,也就能牽制美軍,同時大量消耗美國的戰爭資源。如果美國決定放棄澳洲,那麼中**隊在攻佔了澳洲大陸之後,肯定有能力攻打夏威夷群島,讓美軍不得不花費更大的力氣來加強夏威夷群島的防禦部署,爭取在這裡頂住中國的戰略進攻。

當然,這早就是中**隊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既定戰略了。

關鍵是,僅僅攻打澳洲大陸,並不足以減輕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爭負擔,畢竟澳洲大陸離德意志第二帝國太遠了,而且在這裡作戰的只有美軍,英國與紅俄都不會受到影響,至少不會受到直接影響。

如此一來,就需要選擇一處新的戰場。

顯然,不管是從軍事上、還是從政治上講,進軍南亞、也就是攻列印度,都是最為理想的選擇。

早在一九四一年底,吳鐵生就提出了進攻南亞的設想,並且認為只需要投入一百萬到一百五十萬地面部隊就足夠了。只是吳鐵生隨後就改變了這個看法,認為至少需要三百萬地面部隊才能佔領印度全境。

當然,重點還是在海洋戰場上。

雖然印度是中國的鄰國,但是中間橫垣著喜馬拉雅山脈,東邊則是熱帶叢林,根本沒有可靠的地面交通線。如果從中亞南下,則需要穿過阿富汗,同樣異常艱難。最有效的進軍手段還是從海上進入。

這次,馮承乾回京,就是要與吳鐵生等人商討攻列印度的作戰方案。

!d@t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心海洋

對傳統的西方列強來說,印度是一塊大肥肉。曾經,有人把印度比喻成英國王冠上最耀眼的那棵鑽石。這個比喻也沒有錯,如果沒有印度這塊殖民地,英國就不可能成為稱霸全球兩百多年的日不落帝國。

可以說,印度吸引著所有西方國家。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意志第二帝國就試圖透過修建中東鐵路,把觸手伸進印度洋,從而獲得從英國手裡奪取印度的基礎。當初,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提出修建這條鐵路的時候,還差點與英國爆發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肯放棄針對英國的所有戰後條款,就是因為英國在印度問題上做出了讓步,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共同分享印度的利益。可惜的是,這一局面並沒維持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意志第二帝國就與印度無緣了。

事實上,在大戰爆發後,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向中國當局提出,希望中國出兵印度。

只是,當時的情況不允許這麼做。

等到日本即將戰敗的時候,美國參戰,中國再次推遲了出兵印度的作戰計劃,隨後又是向紅俄開戰,導致中**力嚴重不足,也就只能繼續推遲進攻印度的作戰計劃,而這一擱置就是一年多。

對中國來說,進攻印度有很大的必要xìng。

當然,中國出兵印度的主要目的與英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等西方傳統列強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從一開始,馮承乾就明確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