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部分(3 / 4)

小說:抗日之我為戰神 作者:想聊

成實打實的進攻?

新京是滿洲國的首都,是整個中滿地區的交通樞紐,是關東軍司令部所在地。如果新京丟了,對整個帝國計程車氣之殺傷力絕對不是哈爾濱丟失可以相比的。明知道對手在新京極有可能是虛晃一槍,但是關東軍就是不敢從新京抽調兵力。

而最讓吉本貞一惱火的是,抗聯在新京戰場上使用超級重炮,都是日本自己製造,原來準備用於東滿地區滿蘇邊境要塞群與蘇軍作戰的,現在卻砸到了自己的腦袋上。再堅固的工事,也扛不住一發二百四十毫米榴彈炮的轟炸。

除了戰術和戰略兩方面,都認為關東軍已經到了非撤軍不可的時候之外。為了說服當面的這些關東軍高階軍官,吉本貞一還相當高屋建瓴的從維持戰爭所需資源方面,以及當前整個國際形勢方面,分析了放棄西滿的好處。

在吉本貞一看來不單單是汽車,大量公路運輸所需的油料也是抗聯根本就無力承擔的。除非美國人不惜一切代價的援助抗聯,否則自身根本就不產任何一滴石油的抗聯,根本就無力承擔大量汽車所需的油料。

而蘇聯如果被自己的盟友德國人戰敗,美國人就算不惜代價向抗聯提供大量的援助,可能運到四面無出海口的抗聯?從眼下蘇德戰場上幾乎成一邊倒的戰局來看,蘇聯人的失敗只是早晚的事情。

沒有了外來的援助,他們的飛機、坦克、汽車,就是一堆廢鐵。而且在自身無法制造的情況之下,打掉一輛少一輛。在蘇聯人失敗後,只要關東軍卡住抗聯通向關內的通道。再加上結束南下作戰的帝國陸軍,可以重新將重點轉回滿洲,那麼解決抗聯還是問題嗎?

吉本貞一相信一旦進入長時間的消耗,要麼抗聯削減在西滿的兵力,要麼自己被巨大的運輸成本給拖垮。而如果抗聯想要打通與關內的聯絡,西滿又是其必爭之地。這樣一來,抗聯只能一點點的被拖垮。

只是讓這位自認為關東軍都承擔不起在西滿大量駐軍的消耗,抗聯更是無法承擔這種消耗。抗聯如果在西滿大量駐軍,只能被巨大的消耗拖垮自己。如果不大量的駐軍,西滿隨時可以在拿回來的吉本貞一沒有想到的是。

為了保證對西滿駐軍供應,以及為了保證今後戰略目標的實現。在此次會戰結束之後,抗聯不惜削弱野戰部隊,專門抽調部分幹部、戰士,並抽調一千輛卡車,二十輛大馬力軌鏈拖拉機組建了一個鐵道兵縱隊。

在十月份抵達的郭邴勳父親這位中國老資格鐵路專家等一些鐵路專家、各個交通大學鐵路專業畢業生的協助之下,利用在哈爾濱和齊齊哈爾繳獲的日軍囤積,以及美國在四二年援助的幾千噸鐵軌和枕木。

在軍區司令員楊震掌握大局,兼任鐵道縱隊司令員的副司令楊靖宇親自指揮之下。採取在兩頭同時開工,邊勘測、邊施工,完成勘測一段便開工一段,多路同時施工辦法。在四二年中硬是將原本只是向西只通到通遼的鐵路,硬生生的延伸到了林西。

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

儘管這條鐵路的運力,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施工過程之中,過於搶進度而質量有些問題等一些原因並不是很高。開通的頭一年機車只能牽引最多不超過十二節不滿載的車廂,真實的運力只相當於一條小鐵路。

甚至相當一部分的路基,由於沒有經過仔細的勘測而有這樣和那樣的毛病。大部分的橋樑,也是用枕木臨時先搭建出簡易鐵路橋。直到四四年完成徹底整修,所有的鐵路橋樑完全建成之前,因為路基經常出毛病需要維修,而始終處於半開通的狀態。

但是卻大大的減輕了西滿地區物資運輸,給抗聯帶來的壓力。而隨著戰局的發展,這條一直向西延伸的鐵路於四三年底,在集寧與平綏鐵路交匯,成為連線抗聯與陝甘寧邊區的大動脈。在四三年期間轉移從華北地區遷移出來的旱災災民,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吉本貞一更不知道的是,就在此時在黃汲清教授的制導之下,東北局在安達境內的杏樹崗和肇州高臺子,已經完成石油井架的安裝,正在抓緊時間爭取上凍之前完成後續建設。

按照預定計劃,只要不出什麼意外在明年開春,鐵路專用支線完成之後就要開始鑽探。並已經開始鋪設連線蘭西與安達交界處,現在正在全力興建,已經開始安裝裝置的煉油廠之間的輸油管道。

而美國人在四二年提供的大量卡車,以及四二年中在抗聯煉油廠運轉之前提供的大量優質汽油,也使得公路運輸帶來的負擔,一直在抗聯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只是這些卻不是當初那位自認為算無遺策,認為公路運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