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德式的生產工藝標準,大量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和裝置,與原來大多停留在二戰水平的工業體系相比,更加完整的、現代化的工業體系,這才是時任國防科工委主任的楊震,留給中國工業的無價之寶。
實際上讓楊震在東北那位搭檔了整整五年的老搭檔罵孃的原因,並不是他掏光了中國外匯的家底,並使得中國背上了幾億馬克的外債。這位黨內著名的經濟學家,知道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
從西方引進最新的科技水平,以及引進遠優於蘇聯技術水平的各種工業生產裝置,想要空手套白狼,不付出一定的代價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外匯花光了還可以在積攢,但是這個機會錯過了,那就永遠找不回來了。
讓開國總理心疼和副總理罵孃的原因是他認為國家財力還很薄弱,好鋼應該花在刀刃上。引進西方的最新技術和生產裝置,填補國內生產空白這不是問題。其他方面的花銷,讓這位黨內的經濟專家感覺到物有所值。
但是用國家寶貴的外匯,去引進目前國內還並不急需的電視機、冰箱生產線,還有目前根本用不到轎車生產線,在他看來這就是有些得不償失了。引進這些東西耗費的兩千萬西德馬克的費用,完全可以在引進一批德國的技術和新式裝置。
因為在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