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部分(3 / 4)

小說:抗日之我為戰神 作者:想聊

段使用。當然這種越野能力幾乎沒有的坦克,只能在平原地區作戰,山區是不適合這種坦克的。

而就在抗聯不斷調整部隊編制,以應對未來戰局的同時。抗聯當面的關東軍,也在根據當面抗聯裝備上的變化,不斷的在調整自己的武器裝備配置以及兵力部署,以便能夠應對抗聯實力的變化。

整個四二年下半年,四三年上半年,除了空中激戰不斷之外。地面上在前一次會戰之中,明顯都元氣大傷的抗聯和關東軍,都在忙著tian舐自己的傷口,抓緊時間恢復元氣,為下一次大戰做好準備。

因為無論是楊震,還是梅津美治郎都很清楚。下一場不知道什麼時候爆發的大戰,恐怕就就是徹底決定東北命運的一戰。日本人也許可以接受北滿的丟掉,可以接受新京的丟失,但日本人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南滿這個對他們維持戰爭至關重要的工業基地丟失的。

而楊震雖說也壓根就沒有打算在短時間之內,一鼓作氣徹底的收復東北。但也正是考慮日本人只要血沒有流盡,就不會放棄南滿這一點。所以他一直琢磨怎麼樣利用日本人的這個心態,將整個南滿變成一個日本人的絞肉機。

一方面以自己不斷想辦法搞來的裝備,利用裝備上的優勢,不斷的削弱日本人兵力。給日本人的整體國力,不斷的放血。另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利用日本人不會放棄南滿的態勢,減輕華北各大根據地發展所需要承受的壓力。

至於楊震要說壓根就沒有打算徹底徹底收復東北,那也不太可能。畢竟收復南滿,他可以騰出手來,全力應對關內戰局。甚至可以一鼓作氣直下朝鮮半島,從根本上徹底解決自己側翼的威脅。

但是楊震很清楚如果自己真的收復南滿,那麼自己面對的將不單單是關東軍。為了保證南滿工業基地的安全,日本人會不惜放棄一部分關內佔領區,甚至放棄太平洋戰場,來全力保證南滿安全的。

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襲

沒有了南滿的鋼鐵、有色金屬工業,以及豐富的鐵礦、煤礦,鎂礦,日本人根本就無力維持最基本的戰爭需要。如果說東南亞的石油是日本人的血液,那麼南滿其他工業則是他們的維持戰爭的根。

如果自己真的想要徹底收復南滿,那麼這個壓力對於抗聯的來說就是太大了。中國人有難的時候,美英在袖手旁觀,甚至是在助紂為虐。這個時候中國人,也不至於從美國人手中搶奪包袱,沒事找事的自己扛上。

所以他的計劃,至少在四三年是沒有打算收復南滿。當然如果形勢可以的話,他也不會介意將日本人徹底的趕出東北。但至少在四三年之中,這並不是他的主要計劃。他的想法,還是儘可能的消耗日本人的實力。

在這樣的心態之下,在雙方的戰線雖說在空中打的激烈,但是在地面上卻在大部分時間之內,都處於相當平靜的態勢。不過小部隊的接觸,還是持續不斷的。前沿的炮戰,從一開始就沒有停止過。

楊震一方面在想辦法擴充兵員和部隊的編制,一方面在全力的練兵。整個四二年下半年,抗聯僅僅組織的多兵種聯合軍事演習,就達到了五次。縱隊和師一級的合成軍事訓練,更是次數頻繁。

進一步的演練新的戰術,加強部隊步坦、步炮、地空協同作戰能力。尤其是對堅固設防地域的步坦聯合進攻,師團一級步兵進攻與防禦戰術。縱隊一級的合成演練,多批次的進攻與防禦。

各個新編成的縱隊司令部的磨合,各級指揮員的戰場指揮能力進修。雖說大戰役沒有,但是這段時間對抗聯各級軍事幹部來說,並未過的比戰時要輕鬆哪去。學習、進修、演習,一個任務接著一個,甚至比戰時還要忙碌。

相對正在全力發展自己工業,並整頓部隊調整編制的抗聯來說。關東軍的調整,則更加有針對性。在不僅面臨著抗聯的裝甲威脅,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上,也同樣面臨美軍威脅的日軍來說,則出現了物極必反的情況。

日軍大本營停止了大和級後續戰列艦的製造計劃,加大了對坦克的研發和生產,同時拼命的加強仿製的德式五十毫米反坦克炮生產和製造。將現存的九五式輕型坦克炮塔去掉,加裝五十毫米反坦克炮,改裝為自行反坦克炮。

同時在考慮八八式高射炮對空中威脅已經落伍,但是面對坦克表現出來的優秀效能。不僅加大了對這款高射炮的生產,配發給關東軍和南方軍作為反坦克炮使用。並將部分已經落伍的九七式坦克,按照改造九五式坦克的辦法,加裝縮短後坐力的八八式高炮後,改裝為自行反坦克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