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呂氏春秋》,是呂不韋效仿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新領軍和楚國的春申君而招募的三千門客所箸,分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
接著楊端和指著城樓上放著的一盤金條道:“良人看那裡,呂相邦賞千金延諸侯遊士賓客,但凡有能增損一字者皆予千金。”
黎姜看了看那盤晃得人眼睛發花的黃金,心想:這會有人敢來挑毛病才是怪事了,史書也記著是沒人改的。不過,這呂不韋是不是在為自己聲勢?還是告訴子政一聲。便對楊端和說:“楊兄弟,我要進城去,你可為我清開一條路來?”
“良人,你先上車等著,我這就去。”楊端和說著就去找守城的其他士兵去了。
當黎姜的馬車順著清出來的道路進了咸陽城後,便探頭出來對著跟在旁邊的楊端和道:“謝謝你了,楊兄弟。”
“良人,這下還要感謝良人你呢,若不是良人你讓在下讀書讀兵法,如今在下也不會當上這裡的長官的。”楊端和興奮的對黎姜說。
“恭喜你啊,若你好好熟讀兵書,勇於為我大秦建功立業,日後你的前途會更加好的。”黎姜笑著和他道別。
回到了宮裡,在寢宮中,嬴政看到黎姜回來十分的高興,抱起她來轉了二圈放下。
黎姜則是迫不及待的道:“子政,我回來時路過咸陽城門,呂不韋居然懸賞千金讓人給他的《呂氏春秋》挑毛病,他是不是又要有動作了?”
嬴政聽到這裡便將手中的箸“啪”的一聲拍到了桌子上,霎時浮現出滿臉的怒容:“告訴我,他那《呂氏春秋》裡都寫了些什麼?”嬴政的話語裡滿是火藥味。
黎姜當時沒看,可從前在家到時看過些,便將自己曾經學過的歷史裡有關《呂氏春秋》的內容大致說了一番給嬴政聽:“你覺得呢?”
嬴政正色道:“呂氏以大秦之朝堂,立一己之豐碑,藉以攬權恃勢,妄圖侵佔我大秦社稷!”
“的確。”黎姜看著一臉暴怒的嬴政肯定道。
“我向來注重開疆拓土,本不屬意於尺牘間的虛言,可呂氏居然對此冠以呂姓,是可忍孰不可忍!”嬴政一臉的陰寒。
“那你將如何處置此事?”黎姜想將嬴政的戾氣化解掉。
“此事我絕不容忍,皆因華陽太后如今已經被我幽禁於昭扈宮內完全的失去了勢力,呂不韋擔心我親政,這才祭出此計來,欲博得人心,顯示他的權力和實力。(。pnxs。 ;平南文學網)”嬴政的戾氣充滿了整個空間。
黎姜擔心嬴政在還未完全的掌握軍政大權的時候輕易的與呂不韋翻臉,便決定找太后幫忙。黎姜就寫下了了呂不韋讓門客編撰《呂氏春秋》並在咸陽城千金懸賞之事,並在最後補充了一句:王弗悅。
當墨跡幹了之後,黎姜封好後吩咐李信安排一名機靈的侍衛連夜將這封書信送往雍城大鄭宮交給趙姬的貼身丫鬟芍藥。
當回報說送信人已經出發了之後,黎姜才鬆了一口氣,她知道只有趙姬才可以去和呂不韋談論和規勸此事。
這一切嬴政並不知道,黎姜也不想讓他知道,只是希望趙姬能勸說住呂不韋,讓他能消減些狂氣,嬴政也就不會這麼憤怒而採取些什麼過激的行動了。
當趙姬從芍藥手上接過黎姜派人送來的書信後,立即就明白了黎姜將此事十萬火急的告知自己的意思,於是打賞了來人一些銀兩並說已經知悉讓黎姜放心。
聽到趙姬傳來的訊息後,黎姜這才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果然呂不韋接到了趙姬的信函後,便收斂了許多,只因趙姬在信中向他隱晦的表示了這姓呂姓贏皆是一家的意思。這就讓呂不韋有些後悔自己利用《呂氏春秋》來炫德誇功之事做得太不妥、太淺露了,自己與太后母子間的微妙關係,自己與嬴政若是由此而過於衝突,確實是不妙,於是他就立即修書一封給趙姬,讓趙姬安心,他會自己妥善處理此事。
於是呂不韋自己去將城門上放著的《呂氏春秋》了無聲息的收了起來,然後自己帶到嬴政的寢宮御書房裡。
“老臣久為商賈,積習難改,凡有貨物,皆會列市,以觀客之取捨,此書亦依循此例,孰料數日來均無人眷顧,讓老臣好不掃興。”呂不韋做出一副無奈的模樣。
“仲父既然懸一字千金之賞,怎會無人喝彩?”嬴政心頭疑雲頓起,心道他怎會突然就收了此書。
“想必此書名目過於繁雜,讀之乏味,雖有重賞,亦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