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其實是有些感動的,可是自己已經被爹爹訂出去了,她又能怎麼辦呢?唉!
八月,大堂姐安淑嫁到了王家。王家雖然家境一般,但怎麼都比以前的趙家強,那王陌阡對堂姐也好,安淑回門的時候,一看就知道她過得很幸福。
十月,小姑姑趙雲杏終於生了一個兒子,因五行缺木,取名魏森。魏清源和劉氏都非常高興,魏家終於有後了。趙雲杏自己也放心了,雖然第一胎生了女兒丈夫和婆婆都沒說什麼,但她自己心裡過意不去。現在好了,生了兒子,她才覺得自己對得起丈夫婆婆對自己的好。
森哥兒滿月那天,趙家除了王氏走路不方便(跛了)沒有去,其他都去喝了滿月酒。如今,魏秀芹比以前開朗多了,與安然很合得來;秀雅也會說話能走路了,只是對剛剛出生的小弟弟好奇得很,總想著伸手去撓一下,一刻都離不得人……
時間一天天一月月過去,一轉眼,兩年就過去了。魏清源已經考中了舉人,而趙安南和王陌阡也考中了秀才。
等過了年,趙世華就要準備去京城趕考了。可惜的是,魏清源不打算同去。他說自己不適合做官,還是在家裡守著妻子孩子,自由自在的好。反正現在是舉人了,來投田的也不少,家裡的收入也有了保證,能養活一家妻兒老小他就滿意了,不願意離開老母妻子和孩子。
今年小姑姑又生了一個女兒。安然看小姑姑基本上是一年一個,心裡總想嘆氣。又不是豬,難道就一直生一直生?
大堂哥趙安南和大嫂錢穎已經圓房,只是目前還沒有好訊息傳來。倒是大堂姐安淑已經生了一個兒子了,誰都說她是個有福氣的。
兩年來,趙世華和賀明朗錢鵬陽都經常通訊。錢鵬陽在湖州種再生稻很成功,年年都得皇上褒獎,估計再幹一任就可能調回京城去。
而賀明朗在西城利用自己圓滑的手段調節各民族糾紛,維護地方穩定,又成功摸索出三季稻的種植法,不但解決了當地百姓的溫飽,還有餘糧賣給商人。據說,西城的稻米非常香,價格也比其他稻米高一些,但在當地,卻並不值錢。因此,這是一樁很好的買賣。
另外,旱地甘蔗的種植也發展得很快,顧家在當地投資了一家熬糖的作坊,將熬製好的蔗糖運回內地銷售。同時也將當地的水果運出來,倒是一條極好的商路。有安然設計的雙層隔熱箱,讓西城的熱帶水果運出來的損傷率減少了很多。當然,顧家賺了錢,也少不了趙家的一份。
現在已經有很多商人看到利益,紛紛湧入西城,使得西城的經濟越發繁榮起來,賀明朗這個縣令的政績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每次從西城回來,小舅舅都會到趙家來一趟,給安然帶來那邊的特產。只可惜合江離西城太遠,那些水果在路上就腐爛了,安然一次都沒吃上。後來,安然就給小舅舅想了個辦法,讓他把那些水果的果肉放上蔗糖做成果醬,只要注意最初的消毒和後期的密封,儲存期就長得多了。顧家把這些果醬送到江南銷售,很得女人們的喜愛,賺了不少銀子。
小舅舅每次說起西城的事情,總是眉飛色舞的,讓聽的人也沉浸在其中,感受著他的歡樂。可是,小舅舅總是不肯成親,可把外祖父和外祖母急壞了。
顧宛娘也勸他該成家了,他卻總是說沒有找到合適的人。言下之意是不想要那種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他竟然是想自己找一個合心意的。安然知道,小舅舅一定是在西城受了那些少數民族的影響。她想,要是小舅舅以後給她帶一個夷族小舅媽回來,她也不會感到奇怪。
顧勝武很喜歡跟安然談論西城的事情,因為安然總能給他啟發,給他無數好點子。
而且,無論他說的那些夷人的風俗有多麼奇怪,安然都能夠理解。不知不覺中,甥舅兩人居然有些忘年交的架勢了。
說著說著,安然無意中就說起西城再往南的地方,出產一種玉石,與現有的玉石不同,硬度更大,顏色更亮麗,綠得純粹通透的祖母綠,紅得像火焰的紅翡,黃得純淨的雞油黃,還有紫色的紫眼睛,純淨的白翡,還有什麼福祿壽三彩、藍花冰什麼的……
安然說,那些漂亮的玉石都藏在一塊塊石頭裡面,外面可能什麼都看不出來,也可能會有些蟒帶松花。傳說那裡是當年女媧補天煉五彩石的地方,那些玉石,都是女媧補天沒有用的廢料……
顧勝武聽得激動得很,安然忽然有些不安了,忙告誡他西城往南有大片的雨林,裡面蛇蟲很多,叫他千萬不要去。顧勝武點頭答應著,說自己只是好奇而已,讓她不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