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得到普通百姓的真心擁護,僅僅靠挽救晉鈔這一項政績可是絕對不夠的。要知道,絕大多數農民們可是沒有幾個餘錢的,晉鈔貶值對他們的影響並不大。
因此,宋哲武又拿出了他早就準備好了的,同時也讓幾乎所有人都感到震驚的另一項計劃。
宋哲武宣佈,在太原行署和綏遠、南北蒙,取消自有土地在30畝以下的農戶的農業稅。
宋哲武的這個舉動立刻引起了很大的震動,要知道農業稅在中國可是實行了幾千年,農業稅在歷朝歷代都是一個最主要的稅源,不僅在當今民國是如此,就是在太原行署和綏遠也同樣如此。真要是按宋哲武的方案實施,一年的稅收差不多要損失六七百萬。
雖然是利民的善政,可是這個損失實在是太大。不僅仇曾詒堅決反對,就是賈景德和趙丕廉也不同意,因為他們都知道宋哲武即將開展的大規模經濟工業建設是需要大筆的錢的,這個時候一下子少了這麼大的一項財政收入,讓眾人都心有不甘。
其實,這並不是宋哲武一時心血來潮,這個時候山西的土地掌握在自耕農手中的不足半數,多數土地都集中宰了大地主的手中。
也就是說,山西最有錢的除了大商人,就是這些大地主了……
感謝“尋夢鄉里巴人”書友的月票感謝“70生人”書友的打賞深藍給兩位書友鞠躬
第三百九十四章佈局土地風波(一)
第三百九十四章佈局土地風波(一)
取消自有土地30畝以下農民的農業稅,這並不是宋哲武的一時心血來潮,而是他早就準備好了的一項爭取民心的措施。
這個時候山西的土地掌握在自耕農手中的不足半數,多數土地都集中在了大地主的手中。也就是說,山西最有錢的除了大資本家、大商人,就是這些大地主了,手中有土地數千畝的大有人在。
特別是絕大多數的地主們,只是把他們多年聚斂的錢留在手中,根本就不會進行實業投資,甚至還有人連銀行也不相信,竟然就埋藏在家中。
這些地主們在宋哲武的改革建設計劃中,不僅沒有任何意義,甚至還是他建設和社會改革計劃中的一個重大隱患,原因就是糧食。
糧食這種最重要的戰略物資是絕不能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特別是掌握大量糧食的人不完全受到他的控制就更不行了。而土地分散到眾多農民手中,情況就大大不一樣了。這些農民們不可能統一行動,採取囤積居奇等手段控制糧價,也更不敢和宋哲武的政策法令抗衡。
當然,宋哲武此舉最主要的作用,還是想得到農民們的支援,在山西站穩腳跟。普通農民可以不再交稅,僅憑這一點,他們就會真心支援宋哲武所作的任何事情。
至於減少的幾百萬稅收,宋哲武更是很不在意。這些減少的稅收,雖然現在看數量很大,可是一旦這些新建的工廠建成,就會增加大量的稅收,少收幾百萬農業稅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宋哲武還準備對自有土地在50畝以上的地主們,加徵百分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稅收,從而逼迫他們出賣土地,把資金轉而投向實業。如果民間資本大量投入實業,加上又有興華這樣擁有先進裝置和技術的大公司的示範作用,山西的現代工業必將得到快速長足的發展。
為了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實業,宋哲武還建議,“把工業稅和商業稅分開,現行商業稅收不變,工業稅收降低兩成。”
透過宋哲武的解釋,賈景德、賈繼英、何其鞏、趙丕廉、仇曾詒等人明白了,宋哲武這是要抑制土地兼併,爭取民心,同時逼迫、鼓勵民間資本轉而投資實業,加快山西的工業發展速度。如果這項政策真正實行起來,減少的幾百萬稅收還真的不算什麼。
賈景德思考了一會說:“司令,你的這個方案我同意,不過我建議對50畝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加徵百分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稅收這一條要改。”
“哦?怎麼改?你說說看。”宋哲武不解地問。
加重地主們的稅收,不僅可以強力壓迫這些人賣出土地,增加的稅收還可以補上減少的稅收,這沒有什麼不好啊?
“國民政府實行的田賦制度弊端很大,附加稅眾多,各種名目的附加稅多達幾百種,各省附加稅幾乎沒有不超過正稅的,地主們為了應付這些田賦,只好增加收租數額。清末民初以來,形成的定例是地主收取三成地租,現在國內地主收租數額普遍已經達到產出的五成以上,山西情況要稍好一些,可也有四成多。”
“山西兩千萬人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