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良是不會和日軍主動正式開戰的,這些飛機回到東北軍也是擺設,此刻我們第四路軍抗擊蘇軍正需要這些飛機,所以飛機我是一架也不會還的。再告訴東北軍所有空軍人員,只要他們願意加入第四路軍,我們都歡迎,都要留用,打完了***子,時機成熟時,我還要用這些飛機來打***鬼子。至於陳海華嗎……”
“可以讓高志航告訴陳海華,我希望他擔任第四路軍空軍總隊參謀長,高志航是最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卸任參謀長,他可以專心研究組織訓練他的戰鬥機聯隊……”
賈景德提醒宋哲武說:“文戈,那些東北兵工廠的中外專家也要想辦法妥善安置,最好能把他們都留在北方機械裝備製造公司。”
宋哲武點頭道:“是的,不過,這件事要蕭參謀長親自辦。”
賈景德想了想,有些擔心問:“我們拿了張學良許多武器彈『藥』和這三百來架飛機,張學良不會向我們討要吧?”
宋哲武笑著搖頭,非常肯定地說:“不會,絕對不會。”
“這些東西我們不拿,***人也會都拿走,這一點張學良很清楚。那批武器彈『藥』就不要說了,都是留在東北抗日的,張學良沒理由找我討要。至於飛機嗎,看在我給他的那兩千萬上,他也不好開口。況且,張學良雖然有諸多不是,可他『性』格直爽、坦『蕩』,絕不會做那種無賴小人之舉……”
果然不出所料,對喪權辱國的行為反應最為敏感、行動也最迅速、最激烈的各地大中學生們,在得知因為張學良的東北軍不抵抗,導致遼吉兩省幾乎一夜之間淪喪大半的訊息後,紛紛在各地有組織地開始舉行大規模的遊行示威,聲討日軍野蠻入侵東北的罪行。
不過,這次最先反應的,並不是一向具有反帝抗爭傳統的北大、清華等北平地區的學生,而是以復旦為首的上海大學生。
也許是因為看似日軍入侵東北的最大受害者張學良駐蹕北平,或者是北平和東北盡在咫尺,讓北平的學生們感受到的震驚更大的緣故,直到第二天,北平、天津平才爆發了十幾萬大中學生的反日大遊行。北平的學生們先是到東交民巷***駐中國領事館前集會聲討,接著又到張學良的北平副司令長官公署前集會,要求張學良積極組織東北軍打出山海關,反攻遼吉,收復失地。
神情頹喪的張學良面對遊行的學生們,不得不出來發表談話,聲稱:“日人違反國際公法,破壞東亞和平,然東北軍決取不抵抗主義,一切聽各國裁判,並以電顧維鈞、湯爾和來平,向各國使節說明日人暴動真相,並電呈中央候命。”
面對驚愕不已的學生們,張學良可能是也發覺此話不妥,又補充說:“欲抵制***,則中國必統一。如果中國在統一之下,我敢雲此事不會發生。”
張學良的意思就是說,‘並不是他不想抵抗日軍入侵,而是因為打不過日軍。如果要抵抗***的侵略,必須立即結束寧粵分裂的局面,在中央『政府』統一領導下,以全國之力來抵抗***的侵略。’
張學良的講話,震驚得學生們一時轉不過彎來,就好像一團烈火遇到了一座冰山,雙方不僅沒有發生絲毫共鳴,學生們的激情倒被澆滅了不少,只得怏怏散去。
第二天,張學良給國民『政府』的電報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被中央日報刊載出來。
張學良在電文中說:“日兵自昨晚十時,開始向我北大營駐軍施行攻擊,我軍抱不抵抗主義,毫無反響,日兵竟致侵入營房,舉火焚燒,並將我兵驅逐出營,同時用野炮轟擊北大營,死傷官兵待查。城內外警察各分所,均被日兵『射』擊,警士被驅退出,無線電發報臺亦被侵入,向日領迭次交涉,乃以軍隊之行動,外交官不能直接制止等語相告,顯系支吾,並雲由我軍破壞南滿路之橋樑而起,實屬捏詞,截至本日午前五時,尚未停止槍炮。以上等情,均經通知各國領事,伊等尚無表示,職等現均主張堅持不與抵抗,以免地方糜爛。最後復得沈電臺報告,日軍已於今晨六時三十分入省城,佔據各衙署各通訊機關,驅逐我警察,遮斷我北寧路站,此後訊息完全阻斷,情況不明。日方宣傳,因我軍襲擊南滿路,故日軍施行追擊。但事實上我方絕無此事,即日軍犯我北大營時,亦毫未與之抵抗。除電呈國民『政府』外,敬電奉聞。張學良叩皓。”
沉浸在丟失國土悲憤中的國人,從電文中奇怪地發現,“我軍抱不抵抗主義,毫無反響”、“即日軍犯我北大營時,亦毫未與之抵抗”等語,竟是張學良從“頗有政績”的角度向中央進行彙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