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這兩款車還是需要維持少量生產的。
這幾款車正式生產三個月以來,“悍馬”已經生產出了四十五輛。其中二十五輛被簫國棟jiāo給了北méng李文田主持的北méng前線司令部,用來拖曳那幾十mén重炮,不足部分以後補足。剩下的二十輛,都被宋哲武白送給了中央教導總隊。
宋哲武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德國顧問魏採爾的幫助下,正在以教導總隊為基礎,準備編練德械師,德械師雖然也沒有配備重炮,只有75mm山野炮,可是以後會陸續裝備一些重炮,比如著名的炮兵第十團和第十四團都裝備了德制150mm榴彈炮。宋哲武的目的,主要就是想讓中央軍知道,國產的卡車也很好用,不要什麼都從國外買,創牌子做廣告的意思十分明顯。
幾十輛“鐵馬”則全部被宋哲武拿來出售。售價2800大洋每輛的“鐵馬”,一投入市場就引起了轟動,就被急需擴大運輸規模的太原地區的民營運輸公司搶購一空。
由於太原行署工商業發展極快,不僅採購的大量原材料要運進來,生產出的大量商品銷售後,商人們也需要儘快的運出去。而正太路運力有限,不僅運費上漲較快,有時還要排隊等上十幾天。
因為正太路運力飽滿,正太鐵路管理局盈利猛增,這讓已經被蔣介石重新接納的新任鐵道部長顧孟餘喜不自勝,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幾年,他就又有錢建設新鐵路了。
為此,顧孟餘不僅來電和宋哲武聯絡,甚至還指示正太鐵路管理局局長王懋功親自趕到太原,和賈景德商討在太庫鐵路代縣段,修建一條到大同的鐵路,把平綏線和太庫鐵路連線起來,實現聯運,提高運力。
對於顧孟餘的這個建議,宋哲武倒是十分支援,如果真的和平綏線聯網,太原行署的貨物進出會更加方便。而且即便以後抗戰真的打到了山西,他也不怕xiǎo鬼子會利用這段鐵路,平綏線和他修建的這段不同軌,xiǎo鬼子如果想要利用他的鐵路,那還得要有他的機車和車廂,這些東西那是是絕對不會還留在大同的。
不過,修建代縣到大同這條支線,那可不是他宋哲武說了算,能否修成,關鍵得看徐永昌的態度。
可是,雖然徐永昌也很樂意有這麼一條鐵路,不過也只是想一想而已,因為他沒有錢。雖然這段鐵路不長,用不了太多的資金,可是他還是修不起,現在晉綏軍的軍費就很讓他頭痛了。
而如果由宋哲武出錢來修,那這段鐵路就要由宋哲武派人來管理,徐永昌雖然並不反對,可是晉綏軍的所有將領竟然沒有一個人同意。徐永昌無奈,只好作罷。
不過,這件事情在閻錫山回來後已經有了一些轉機,據王懋功告訴賈景德,閻錫山已經在和顧孟餘商討這件事情了。
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條鐵路即使馬上開工修建,建好後也要一兩年的時間。況且,即便建成,看現在太原行署的發展勢頭,也仍然無法滿足太原行署進出貨物的需要,汽車運輸一樣會紅紅火火。
感謝“雲霧中的風”、“cn2541”兩位書友的月票和打賞
第四百五十四章佈局建設成果(二)
第四百五十四章佈局建設成果(二)
現在,為了搶時間,河南、河北的許多商人都願意僱傭當地的運輸公司用汽車運輸,這讓太原地區的運輸公司生意十分的興隆,許多公司都抓住時機,開始擴大規模。只不過國內不產汽車,他們只能從國外購買。
從國外購買的歐美的汽車,不僅價錢高,關鍵的問題是,還要等很長的時間,出現問題還沒地方說理去。
現在好了,太原就能製造卡車,不僅價錢低,而且還可以在半年內提供免費修理服務,這讓這些運輸公司的老闆們樂得不行,搶完了這幾十輛還不算,商人們已經開始大量預定了,僅現在的訂單就排到了明年。甚至還有聞風而至的平津、山東、河南的商人們前來預訂。
賈景德曾建議擴大“鐵馬”卡車的產量,以這樣的勢頭,“鐵馬”卡車很快就可以行銷全國,銷路絕不會成問題。汽車製造廠很快就會成為又一個盈利的拳頭產品。這個建議讓簫國棟也有些動心,可是在宋哲武那裡卻被堅決地擋了下來。
在當前,宋哲武最需要的是載重量大,越野能力強的軍用車輛。
擁有十個輪子、載重量達五噸的“彪馬”,以及越野能力出sè、適合在各種地況快速行駛的“幼虎”才是宋哲武所急需的。也正因為如此,汽車廠的生產能力幾乎都被這兩款車所佔據。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