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2 / 4)

小說:1926之崛起 作者:京文

東省黨部,嚴密監視馮玉祥的一舉一動,必要時甚至可以採取非常手段。同時,指示對馮玉祥心有餘悸的韓復榘,要加強對馮玉祥的“保護”,以免馮玉祥受小人蠱惑。

不過,馮玉祥的這番言論還是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天津的學生們甚至喊出了要馮玉祥重組西北軍的口號。這讓蔣介石很是惱火。

此外,張學良、韓復榘、李宗仁、劉文輝、劉湘、楊虎城也都通電錶示支援宋哲武抗蘇。

楊虎城甚至在通電中表示,如果戰局需要,他願親率十七路軍全體開赴北蒙,參加抗戰。

對於楊虎城離開陝西,蔣介石倒是很高興看到。只不過,現在他的一個學生劉志丹,正在陝北領導紅二十六軍鬧騰的很歡,楊虎城部一旦調走,恐怕陝北局面會很快糜爛。

面對國內反蘇的洶湧的輿論聲勢,宋哲武這個主角當然也不會無動於衷,在蘇軍入侵北蒙的第三天,他親自撰文,在《北方晨報》上發表了《一寸山河一寸血,誓死保衛中華民國神聖領土——北蒙》的通電。

宋哲武在通電中表示,雖然和武裝到牙齒的蘇軍相比,第四路軍還很弱小,可是為了中華民國國家主權的尊嚴不被踐踏,神聖領土的完整不被侵犯,第四路軍雖力有不逮,卻願盡其所有,拼死作戰。只要蘇軍還佔有一寸中華民國的國土,第四路軍就絕不退縮,即使每一寸北蒙的土地都被第四路軍將士的鮮血染紅,也在所不惜。只要蘇軍還佔有一寸國土,第四路軍全體就會和侵略者血戰到底,不死不休

宋哲武的通電離刻在國內引起強烈的共鳴和支援,在全國掀起了一場支援第四路軍抗擊蘇軍入侵的轟轟烈烈的運動,各大城市都有學生組織進行募捐,支援第四路軍。

青年學生踴躍參軍的熱潮也再一次出現,各地支援第四路軍的物資和到太原參軍的青年學生把京浦路和平漢線擠了個滿滿登登。

相比於全國各界的抗蘇熱潮,南京國民政府的態度相對要平淡得多,這讓輿論對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滿和壓力始終沒有完全消失。

面對壓力,南京政府再次表示,除了積極請國聯干涉蘇軍入侵,還會在武器彈藥和其它軍用物資上給予第四路軍更多的支援,並追加撥付軍費200萬給第四路軍。

這些天來,蔣介石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黨內外的壓力,蔣介石的心情也越來越焦躁不安起來。

而正在這個時候,宋哲武的報捷電報及時到來,這讓蔣介石萬分高興。

北蒙戰事越緊張,輿論對他的壓力就越大。而北蒙戰事越平穩,他的壓力也就會越小,他也就可以從容應對汪精衛和陳濟棠、李宗仁等人。

這場勝利,對於普通百姓和不諳世事的學生們來說,無疑會讓他們對北蒙戰事感到樂觀,他們對政府的壓力自然也就會減小許多,可以讓他稍稍喘上一口氣。

雖然精通軍事的蔣介石自己很清楚,這樣的小勝,對於北蒙戰事的最終勝敗幾乎不會有什麼影響。甚至他還認為,這個讓他稍感輕鬆的勝利效應肯定是極其短暫的。因為他並不認為宋哲武和他的第四路軍可以抗住有備而來的蘇俄幾十萬大軍的瘋狂進攻。

在蔣介石看來,北蒙失敗是在所難免的,即使他再向北蒙增加兵力也會是同樣的結果。因為,現在的國力和國內環境都不具備戰勝蘇軍的條件。

現在,國內不僅有和蘇俄聯絡緊密的**以及眾多對他蔣中正虎視眈眈的黨內政敵,還有一個最讓他擔心的東北問題,那裡的日本人也在蠢蠢欲動。所有這一切,都不可能讓他抽調大量部隊北上入蒙作戰。何況,北蒙可要比東北遠得多,蘇俄的目的也僅僅侷限於遙遠的北蒙那個歷史上的苦寒之地罷了。

可這場小勝還是很有用處的,它畢竟給了他喘息的時間。因為胡漢民事件,又有汪精衛在廣州另立政府,蔣介石在國民黨內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蔣介石現在需要時間,他認為,只要給了他足夠的時間,在他解決了廣州政府後,他在黨內的地位就會得到空前的鞏固,他就擁有了可以從容面對外部壓力的資本了。因此,這個勝利他是不會輕易放過的。

果然,這場“大勝”一經《中央日報》刊載,立刻在國內各界引起巨大反響,民眾對戰勝蘇軍入侵產生了極為樂觀的情緒,各地學生都舉行了浩大的遊行慶賀北蒙大勝,民族英雄的頭銜也再次戴在宋哲武的頭上。

一時間,不論是街談巷議,還是報刊文章,無不充滿對宋哲武的讚美之詞,民眾和輿論都從壓政府抗戰轉到支援宋哲武抗戰上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