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必陷黨於迴圈報復,此仆彼起,禍亂終無已時,故努力而討伐之也。錫山與此尤有顧慮者兩點,請鈞座加以考慮:將多數黨員劃出黨的圈外。國民革命能否進行無阻?多數軍人置諸討伐之列,和平統一能否真正完成?”
閻錫山簡單地為自己討伐支援改組派的唐生智做了一下辯護後。質問蔣介石“將多數黨員發出去,國民革命就能順利完成?對佔有多數的地方部隊進行討伐,就能和平統一?。閻錫山這是在誘導輿論,告訴別人。他是代表大多數的國民黨人和大多數的地方勢力,真理是在多數人一邊的。最後寫道:“錫山以為將**除外。凡屬國民黨者團結一致,取決多數,以解決國事,完成整個的黨,使黨顛撲不破,中央常立在理直氣壯的地位,然後有阻礙國民革命者驅除之,破壞和平統一者撲滅之,較之今日多數黨員多數軍人居於不合作之地位以圖治,鈞座以為得力乎?否乎?黨國之危機,減乎?增乎?國人之信仰,外交之同情。多乎?少乎?鈞座達革命救國之目的,易乎?難乎?山以為黨國大治大亂之機,在此一轉移間,乞鈞座察之。”
繼續質問蔣介石,“現在多數黨員和軍人都採取和中央不合作的態度,你認為這好嗎?,然後,又告訴蔣介石。這樣做不好,這是國家的危機。你蔣中正不是一直高喊革命救國嗎?這不是很難。現在看就很容易。你下野就成了,這就是你蔣中正一轉念的事情。
閻錫山的元電把當時國民黨內分裂小國家財政困難的責任完全歸於蔣介石。不僅不與蔣“共謀匡濟。”而且繼續要蔣下臺,其態度較蒸電又強硬了一步。閻錫山以他代表大多數不滿蔣介石的人,而大多數人的意見也就是真理。這讓蔣介石一時有些不好回答。
蔣介石對元電未予回覆。閻錫山得勢不讓,於2月舊日巧日又向蔣發電,表明其政爭非為個人利益,實“純係為黨為國”而謀:
“元電迄未蒙復,甚為懸念!傾接京訊。盛傳鈞座接電後,赫然震怒,以為錫山受人挑撥,背叛鈞座,將大張撻伐,已下令動員,肅清魯豫。問罪翼晉。聞訊之餘,慌恐無既。山之衷曲,迭電言之,奠定國家,鈞座確有認錯處
“鈞座待山甚厚,知山亦必深。山如有負鈞座之心。當發現於前此危急存亡之時,必不發動於助鈞座平亂之後。山此次敢犯鈞意者。日夜籌思。純係為黨為國,兼為鈞座及錫山歷史謀也,願鈞座深察之。鈞座如錫山,天須勞師動眾,一紙命令,錫山天不服從門曰心常陳。特電奉聞。”
蔣介石見閻錫山得勢不饒人小催逼自己下臺,即在2月舊日皓日致閻錫山的皓電中點明閻錫山準備發動戰爭的事實,警告閻“臨崖勒馬。”並要閻履行讓馮玉祥出洋的前約:
不邀諒察,重加責難。以我輩平日相待之厚,相知之深,而結果如斯,中惟有痛自愧悔,更何容咣曉辭費?且已由胡、諸、王三院長續進忠言。果兄不認為逆耳之言,臨崖勒馬,正未為晚。尤不必中之瀆陳?
蔣介石告訴閻錫山,“對我的小過錯。你不但不諒解我,還大加責難。我蔣中正平日可是待你閻錫山不薄,竟然換來了這樣的結果。我蔣中正現在可是後悔死了。你閻錫山就不要再喋喋不休地跟我來這套了。我警告你。你要是現在懸崖勒馬,還來得及,你敢和我蔣中正對著幹,這件事的利害關係就不用我跟你細說了吧?,
“中日來靜默思過,何以平日負疚黨國之處,不能得兄隨時指陳匡救,而突於此時,嚴重督責?雷轟霆擊,必任,以證實外間所傳:兄利用他人失敗,不得不親出倒蔣之謠言
蔣介石的這段話則是再次反問閻錫山”你說我平日有負疚黨國之處,那你當時做什麼了?你為什麼不指出來?現在你要逼我蔣中正下野了,這才跳出來對我橫加責難,明顯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中亦迭接報告:謂兄已決定對中央作戰,所有總指揮,各路司令,均已委派;且又強二集團軍以主力由鄭洛直取武漢,以大部進犯襄婪;對平漢路局與北平電局之中央機關,皆派隊監視,且以武力強取;而對北平行營所發電報,全行檢查;在河北各縣徵發車騾,急如星火,中未敢據以詰責,適因來電,為兄言之。兄矢言服從中央命令。甚善”。
這是蔣介石告訴閻錫山,你決定武力對抗中央,這我已經知道。可是我蔣中正並沒有責備你,你反倒指責起我來了。你不是說服從中央的命令嗎?這好啊!
“然豐央付兄以重大之責任,固承嘗許兄輕自放棄。中與各院長苦口敦勸,亦翼兄繼續為黨國盡瘁。兄果有服從命令之誠意,則請立即取消下野引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