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2 / 4)

架上一排‘幼兒心理學’、‘學生心理學’、‘叛逆心理學’,還說啥?乖乖聽話唄。

把電視臺換了個遍,心浮氣躁,長生又不在,也沒個人商量。隨手抓起茶几上的一份報紙,愣了。

《上海證券報》?

姐買股票的事兒他是知道的,但從來也沒見她研究過呀。

疑惑的翻開,有條訊息被人用紅筆粗粗的畫了一道線:‘六月五日股票認購證第二次搖號’。

股票認購證?撓撓腦袋,好像聽說過這個東西,似乎年前姐買過吧……又或者她和爸媽商量著家裡也買……

此時的書房,沒人有閒心商量怎麼收拾秋下林,而是圍繞上林去不去上海這個議題,爭執不下。

如下林所知,從股票發行日起,上林一直緊跟,當時手頭的流動資金有限,購買的數量都不多,但也實現了一日成富翁的理想。如今她手頭的資金說出去怕要嚇張紅衛一大跳。

1992年1月10號在上海首次發行股票認購證,她毫不猶豫的拿出十萬塊託華哥購買了三千三百多張。饒是華哥見多識廣,也難免嚇了一跳,並勸她不必如此大手筆。

奈何上林堅持,只能託了關係,分幾次買齊。

當時股票認購證剛剛發行,每套三十塊錢,並不是個小數目,報紙上又宣傳說憑認購證參加搖號中籤,中籤才能購買股票,而且不是百分百的中籤率,就算沒中籤也不會退還本金,便有許多人猶豫不決,又想著政府說不定是蒙人,最初的認購證就有點賣不動。為了完成任務,許多大型國企的領導和銀行郵局內部職工都進行了強行攤派,但購買者畢竟還是少數。

華哥為不引起注意,分了好幾次把十萬塊花出,買齊。幾天功夫裡聽了無數次‘衝頭’的說法(上海話傻瓜的意思),就連每賣出一套提成三毛錢的營業員都偷偷和別人說他是‘衝頭’,回家不定怎麼被老婆罵,令他哭笑不得。

上林勸他也買,其實他不是不知道期間的暴利,卻總覺得不如踏踏實實幹活來的實在——不勞而獲的思想此時尚未席捲全國。

他隱晦的把事情報給了殷夜遙,他沉默了半天,才說,由她玩去吧。

聽聽,就連都殷夜遙都覺得事不可行,十萬塊雖不至於全打了水漂,但也至少要填進去一半,好在摩卡貓貓家底豐厚,不怕損失。

最後他也拿出幾萬塊,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買了些認購證。

然而時隔兩月,就過了個年,到了1992年初,華哥幾乎驚掉了自己的下巴。三十塊錢買來的每份認購證,黑市價賣到了六百塊,短短兩個月功夫,價格翻了二十倍。也就是說,不算摩卡貓貓的資產,秋上林已經身價上百萬……放到南方或許不算什麼,但在北方二級城市,華哥深知它的意義。

他問上林是否要倒賣換現,上林卻堅決要求他等到搖獎中籤再認購股票,股票上市就拋售,拋售換了現金再認購新股,再拋售……

華子覺得秋上林想錢想瘋了,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穩賺不賠?股市有風險,鬼知道哪天就輸的血本無歸。殷夜遙也是這個看法,覺得她在走偏門,有風險。

等到了三月二日,他留在上海聯誼大廈等待搖號,等到搖號結束,華子覺得自己馬上就要虛脫,三千三百多份,才中了不到一百套,認購新股一百五十多股,若是照這個水平下去,手頭的十萬塊就要縮水成三四萬!

再次苦口婆心的勸了上林,她依然堅持己見。華子幾乎就要堅持不住揹著她倒賣認購證以幫她減少損失的時候,她要華子將手頭認購的新股一上市就拋售,再認購,再拋售。等到一百多分用完,華子粗略估計,居然賺了四十多萬!

至此,他對秋上林佩服的五體投地。

而一直認為事不可行的殷夜遙,也拿出了儲蓄,開始託人在上海購買認購證。雖然事後被老太爺狠狠教訓了一通,但也預設了他的做法。

中國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是在九二年的五月二十六日,上林記不清具體日期,但隱約記得在九二年,因此在年初她就把手頭所有股票都拋售套現,此後任憑股票價格瘋漲,眼皮都不眨一下,從不後悔。等到五月二十六日股票大跌的時候,華子才不得不佩服,秋上林不僅僅是大膽而已。

目前秋家討論的議題就是,六月五日第二次搖號,秋上林究竟去不去上海。

張紅衛的意見是不許去。二十多號就要畢業考試,雖然她成績好,但做父母還是希望能好好準備,最好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重點初中。

秋建國則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